一九九七年,參與了大學與學校協作,專業支援計劃,開展抵疊式(touch-base)的學校改進工作。那時是摸着石頭過河,天天思考什麼改進,才能得到前線教師認同,共同提升學校教育質素。
當時大多環繞著改進應是上而下(由政策推動),還是下而上(教師內在發動) ,哪種更有效果來討論。很明顯多認為後者較佳,因會有擁有感(ownership) ,且較能持續,而前者只是應付式,有改變也只起塗脂抹粉作用(cosmetic change) 。
我們的團隊,在學理與實戰中穿梭,方發覺這種二分法的分析其實沒多大意思,因下而上的改進可能過於緩慢磋砣,亦缺完備學理知識,而恰當的方向性政策亦可起引領價值,卻欠專業落實。
學校的持續改進,涉及的因素甚多,且沒必然能找出什麼主因素,或哪個更重要,都只能從情境中找出問題,針對性解決,再把成功經驗轉移擴散;政策壓力與專業推力,只能因勢利導,非改進的必然。
反而,危機下、困境中所出現的必然需要,全校就會「動」起來,就像二千年初,學生人數銳降,減班殺校;或全校學生成績持續下降,年年減值;以至瀰漫著厭學怕教的氛圍;改進就廹切得多。
疫情下,林林總總、各師各法的校本創新電子遙距教學,就是危機帶動必然改進的實例。期望回歸課堂學習時,某些有質素的創新教學,不是「陣動」,能去蕪存菁。
2020.4.1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