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帶動的必然改進

九七年,參與了大學與學校協作,專業支援計劃,開展抵疊式(touch-base)的學校改進工作。那時是摸着石頭過河,天天思考什麼改進,才能得到前線教師認同,共同提升學校教育質素。

當時大多環繞著改進應是上而下(由政策推動),還是下而上(教師內在發動) ,哪種更有效果來討論。很明顯多認為後者較佳,因會有擁有感(ownership) ,且較能持續,而前者只是應付式,有改變也只起塗脂抹粉作用(cosmetic change)

我們的團隊,在學理與實戰中穿梭,方發覺這種二分法的分析其實沒多大意思,因下而上的改進可能過於緩慢磋砣,亦缺完備學理知識,而恰當的方向性政策亦可起引領價值,卻欠專業落實。

學校的持續改進,涉及的因素甚多,且沒必然能找出什麼主因素,或哪個更重要,都只能從情境中找出問題,針對性解決,再把成功經驗轉移擴散;政策壓力與專業推力,只能因勢利導,非改進的必然。

反而,危機下、困境中所出現的必然需要,全校就會「動」起來,就像二千年初,學生人數銳降,減班殺校;或全校學生成績持續下降,年年減值;以至瀰漫著厭學怕教的氛圍;改進就廹切得多。

疫情下,林林總總、各師各法的校本創新電子遙距教學,就是危機帶動必然改進的實例。期望回歸課堂學習時,某些有質素的創新教學,不是「陣動」,能去蕪存菁。
2020.4.1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從烹飪節目看學習

疫情持續,閑在家,偶看烹飪節目,有點聯想。

節目可粗分為四類:一是名厨坐,氣派非凡,手法純熟俐落,菜式豐富細膩,畫外音解說煎炒蒸燉,選材用料,清晰明確,令人垂涎。學做時卻難捉竅門,似懂非明,徒呼奈何。
二是媽媽式示範,親切體貼,刀工調味,下料前後,娓娓道來;更常易地而處,耳提面命,把重點覆述,不厭其煩,務使新學者能熟習步驟、掌握難點;亦愛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從第三者口中論色香味。

第三類是多一個插科打諢的小子,時而弱弱一問,時而幫個倒忙,旨在添點趣味,但也帶出烹煮小知識,答答小難題。

第四類是為求收視而加鹽添醋,主持或互相鬥咀揶揄,或誇張吹捧,其實重點都不在如何學懂烹調美食,學習含金量很低。至於那些一大班人鬧哄哄,胡謅亂說,糟蹋食物的節目,就不談了。

常認為經此一「疫」,復課後,教學會有某程度的範式轉變,因絕大部份教師都迫用、多用IT教學,自然會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經驗,去蕪存菁,哪類e-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的軟件及形式適合自己任教的學科及學生,很快就會恰當應用。

看來,非面對面的適時遙距教學不會多,但多製作、多利用教學短片以照顧學習差異,應變得更恆常,希望上述所描述的烹飪節目能令教師在製作短片時,悟出一些端倪。
2020.4.0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從規範到彈性學習

疫情持續,學校停擺,教師「被廹」進行遙距教學,過往很多較難改變的教學觀念及習性,可能會有所轉變。

負責任的教師,在仍是公開試主導教學的制度下,有很多包袱,例如「教唔曬書」很不安樂,試前、長假期中回校補課是常態,今次非常時期的教學「創新」,應會有點反思:需否更準確界定核心課程?哪些課題可讓學生跟導學指引自主學習?如何安排更有效的非面對面補課、及在家補習?測考的形式、時間應否更多樣化,更有持續性?

慣於面對學生,用黑板講解的教師應不會太抗拒製作教學影片,甚至化身網上KOL,學會如何吸引學生,仒他們聚焦;如何應用電子教學軟件,更易搜集及儲存學材,強化答問互動性,適時評估。亦應深入探究課內課外,課前、課後的學習如何配合,走出只在課室内學習的圍牆。
學校的教學政策,可乘勢檢討,甚至有突破性的改變:正規與非正規課程的比例,大、小班,全級教學與小組輔導的大胆分配,例如由最擅長澄清概念的教師透過視像作大課講解,其他在小組解難及點撥;教師課擔、教學角色會否因而重塑?

一直以來,學校進行集體教學,都是非常規範化的,要對應「教」與「學」的個別差異,及適應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更彈性的處理學習,是必然的考量。

 2020.4.0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非常時期的自主學習

寫了多系列的自主學習,無論如何定義,仍認為因資訊科技的發展,令學生主動學習的誘因最強。

正值疫症蔓延這個非常時朝,停課已多月,學校都只能利用資訊科技,進行非面對面的遙距教學。

大學資源相對足夠,軟硬件較佳,學生於進行論文答辯時亦常用視像會議,用軟件平台Zoom作非面對面的適時教學難度不算大,多是技術性問題;軟件功能多,互動性不缺,除答問、分組討論、學生也能展示所知;只欠一眼關七,不能體會全體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及感性交流。有些同事更笑說教學暢順了,不用處理課堂秩序,吃零食、發夢、滅聲、離線,一心幾用,都不影響教學。

本以為中、小學的適時電子教學會難做,原來也在各師各法,應用Zoom的為數不少,還有其他 Microsoft Teams, Google Hangout and Meet 等等。亦有在moodleEdmodo等平台上掛上各種學習影片、集作,讓學生自選時段學習。更有小學跟足上課時間表作適時電子教學,每朝的早操也要對著ipad在家做。這當然是因為學生家庭背景好才易做到,家長都變成教學助理了。

此中當然有很多不安,技術上的阻滯與擾攘的環境,固然是要克服的困難;師生、生生互動的學習減弱了,人際關係疏離了,以至某些實踐、體驗課程不能操作;且因資源、設備的不平等,弱勢基層學生的學習更處劣勢。

這個因疫情而帶出的教學轉變,要面對難題而想法解決,就是-種教學創新(innovation) ,學校和課室,可以是沒有圍牆的;在未來恢復回校入課室,分三十人一班,跟時間表上課的常態性學習時,這段非常時期的學習策略及措施,有否、會否對我們固有的學校教學範式產生衝擊?至於學習有效抑失效的問題,暫且不論,因甚麼教學模式,都要在地化(in context) 分析各種不同因素,做研究,才能下結論。

對很多少用新科技,多只用黑板粉筆講解的老師,迫於上馬做KOL,殊不容易,是嶄新的經驗,可能亦會衝擊其傳統教學觀念,走出安舒區。

復課後,會不會又回復「傳統」教學?我覺得今次面對長期停課的困境,且是大規模的網上教學,應會帶來較深刻的思考,有利教學改變、創新,會是一次教學範式的根本轉變。
看來,由早幾年的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只預拍或搜尋影片作預習,讓上課多點互動討論;到翻轉教學,利用google classroom電子教學影片及軟件的應用,更易搜集及儲存學材,強化答問互動性,適時評估;再到翻轉課程,即加強自主學習的成分、正規與非正現課程的新界定時課擔的新分配;最後是翻轉學校,教師社群如何組織,崗位及角色的重整,以至家長的新角色。
                                                                                           (自主學習2.0之三)
2020.3.16        原文刊於701期教協報<見微集>


--

從翻轉課堂到翻轉學校

疫情持續,中、小學停校近三個月。網上教學,急不容緩,學校全民皆兵,無論實時與否,成為現況。譚蕙芸在本報星期日生活所寫的<網上教學怪談>,描述得精彩,活靈活現,新教學經歷的甜酸苦辣,優劣得失,一一呈現。

對很多少用新科技,多只用黑板粉筆講解的老師,迫於上馬做KOL,殊不容易,是嶄新的經驗,也是名副其實其實的翻轉教學。此中當然有很多不安,技術上的阻滯與擾攘的環境,固然是要克服的困難;更不以為然的,是師生、生生互動的學習減弱了,人際關係疏離了,以至某些實踐、體驗課程不能操作;且因資源、設備的不平等,弱勢基層學生的學習更處劣勢。

至於學習有效抑失效的問題,暫且不論,因甚麼教學模式、學習策略也會出現;胡胡混混的面對面教學,不及讓學生好好閱讀網上資料。

復課後,會不會又回復「傳統」教學?我覺得今次面對長期停課的困境,且是大規模的網上教學,應會帶來較深刻的思考,有利教學改變、創新,會是一次教學範式的根本轉變。

看來,由早幾年的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預拍影片作預習,上課多互動討論),到翻轉教學(google classroom電子教學影片及軟件的應用)、翻轉課程(自主學習的成分、課時的分配)、翻轉學校(教師社群如何組織,家長的新角色),教育也應翻耨。
 2020.3.0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停校不停課

疫症蔓延,停校已近兩月,且不知何時復課,學校都紛紛利用資訊科技,進行非面對面的電子教學。

大學資源相對足夠,軟硬件較佳,學生於進行論文答辯時亦常用視像會議,用軟件平台Zoom作非面對面的適時教學難度不算大,多是技術性問題;軟件功能多,互動性不缺,除答問、分組討論、學生也能展示所知;只欠一眼關七,不能體會全體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及感性交流。同事更笑說教學暢順了,不用處理課堂秩序,吃零食、發夢、滅聲、離線,一心幾用,都不影響教學。

本以為中、小學的適時電子教學會難做,怎知在教師群組的討論中,應用Zoom的已為數不少,還分享了其他 Microsoft Teams, Google Hangout and Meet 的方便性、時限、錄影儲存、收費等問題。

更有小學跟足上課時間表作適時電子教學,每朝的早操也要對著ipad在家做。這當然是因為學生家庭背景好才易做到,家長都變成教學助理了。

這個因疫情而帶出的教學轉變,要面對難題而想法解決,就是-種教學創新(innovation) ,也引證了學校和課室,可以是沒有圍牆的;在未來恢復回校入課室,分三十人一班,跟時間表上課的常態性學習時,這段非常時期的學習策略及措施,有否、會否對我們固有的學校教學範式產生衝擊?

舉-例:優於講解分析難點學科的老師,為什麼不讓他/她透過錄像教全級學生?

2020.2.2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停課下的電子教學

為防疫症蔓延,學校都停課,減少接觸。隨着資訊科技的發達,電子教學必然是停課不停學的策略。

大學生的學習,相對的影響較微。因基本知識較高,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亦強,教師只要提供內容架構、書目,適當指引,有機會及平台讓學生提問交流,學習互動性仍在,亦相當有效。

中學生的學習被考試主導,要理解概念及內容,聆聽老師講解極為重要,尤其在數理等科目,有質素的教學影片(自製或搜尋) 作用極大;關鍵就在如何在播映過程中植入互動元素,如何估計學生的疑惑而作恰當停頓,強化及重覆某些難點,甚至先估算學生的發問而擬定對答,而不是平鋪直敍,對着powerpoint 的內容講一次。換句話說,錄製的影片要越近似課堂上的學習狀況越好,而不應像推行翻轉課堂時,拍十分鐘內容解說作預習。

教師製作電子習作,讓學生作課後練習已駕輕就熟,如何令學生肯主動做才是最大的困難,失去面對面的督促、鼓勵、讚賞等感性交流,學習積極性會下降,尤其是語文科的學習,讀寫說聽等能力,不是單靠看影片,只聆聽和理降,應靠師生、生生的互動,有較重的社化式學習(social learning) 元素

停學對小學生的學習影響最大,光看影片或做網上練習,很快會失去興趣,此所以課堂上互動、活動式學習不可或缺。
 2020.2.0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互動之三

上兩篇教學互動的小文,指出提問作為互動的主要方式,是要用心設計,不應只隨意問對錯,及只追問心目中的正確單字詞答案,要有鋪排,有提示及有輔助材料以助學生在答問的歷程中理解難點, 思考,能領悟;更不能只與三、兩位同學互動,而忽略了其他大部份同學的學習。更高層次的師生互動,應是學生會就學習上的知識內容提出問題及疑難,甚至有其他想法、建議、反駁。

除師生互動外,學生間的互動亦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以往都名為小組活動,近年有合作學習,自我調適學習,翻轉課堂,以至常說「還課堂給孩子」的內地式「自主學習」,都给學生互動、討論、發表的機會。這些活動常被賦以正面評價,是針對不理會學生反應的串講式教學而言,因一定沒只坐着聽那麼沉悶;其實,課堂上要有「生生互動」毫無難度,只準備一條題目,依幾個度向討論;或設計角色扮演活動,依指示唸。課堂上的參與度當然較高,但目標是否恰當、含金量是否足夠,才是有效學習的關鍵。

有效的生生互動是要努力經營的,互相協作、尊重、樂於參與的學習習慣不會一蹴而成,教師要花很多心血,才能為學生搭建良好學習的舞台;從互動中建構知識、培育能力,教學設計不能只重形式,而是輸入的學材是否適合,引導是否有序。

2020.1.2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互動之二

在中小學的課堂上,由教師完全單向教授,主講一節課的情況絕無僅有,無論是否有用黑板或報表,怎也會有形式上的互動,有提問。

最低層次的提問式互動,是在講解知識內容和概念時邊解邊問:OK? 明唔明?是不是?不斷重覆「OK?」的提問,其實不是期望學生回答,是講解過程的輔助語。擅長講解的好教師會觀察學生的反應,看大部份同學都非常集中聆聽,輕輕點頭,就會很安心的教下去,是沒答問的有效互動;不大敏感學生反應的教師,是自說自話,毫無互動。

更常見的是單字單句的填充式答問,多只與少數學生互動,如以為有個別學生答到了就安心繼續教,而忽略了其他大部份學生的學習效果,不願面對教學困難,有點掩耳盜鈴,這又因課程內容太多, 要快教

提問既是最常用的互動形式, 又因有太多是低階的, 常被邀到校主持有關提問的工作坊, 其實很容易就可提供例子以闡釋什麼六何法、擴散聚歛,高階思維、創意解難题等類別和形式,但這些提問技巧和知識不是關𨫡,以下兩點更重要。

一是教師對大部份學生是否明白、學得到的敏感度,從而修訂或改變提問方式,不只是不斷重覆再問。

二是回答深層提問的輸入學材是否足夠和恰當,使在答問或深入探究問題時,有穩實的知識以支撑(scaffold) 學習。

2020.1.1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互動

觀課回饋時,提到教學互動不足,學生參與度低,致教學失效的問題。有教師感到疑惑,明明在課堂上並不是單向講授,邊教邊有提問,有點小組活動,整課也順暢完成。

從學習理論上來說,教學互動並不單是指有沒有師問生答或生生合作的活動,而是課堂內的大部份學習,能夠透過互動而學得有效,達至恰當目標;所以,教學互動的效能和質素就要探討。

語文學習要讀寫說聽,很多技巧要透過大量演練,才能掌握,在課堂上只多聽,而少説少寫,無從學到。

教師們都很用心講解,指示多,長提問,得單字短答;學生們一是怕出錯,二是沒養成良好的答問習慣。教師常心急,會重覆問題,不斷說話,回答的又只是那一、兩位,其他的都待着,也不知是否真正明白,明白了也沒機會練習。教師多受制於教學上的大量內容,說過問過就心安,反正學生好像沒紀律問題。久而久之,佔了整課百分之八、九十的時間在說話,當然越說越流越暢,也就感覺良好,以為就是暢順的教學。

教數理概念,講解清晰至為重要,但仍用頗多提問,可惜問題沒有鋪墊,缺足夠輸入,又是重覆追問,希望優生答中心目中的正確答案,時間都花在與個別學生的chit-chat上,其他的在陪學。

這些都是形似有師生的教學互動,學習效果卻不高。
2019.12.2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用心的教學設計

小六中文科教師們選了文言文學習作嘗試。我們又從問題開始。

「以前的教法是怎樣的?」

「先誦讀,解字義,用文言六招句譯,再背誦。」

「哪出了什麼問題?」

「一字記之曰悶! 為了推自主學習,都有自評表:我能獨立背誦全文、我需要1-3次提示才能背誦全文、我需要同學陪同,才能背誦。」

「這些自評有什麼意思?與學文言的目標有什麼關係?」

「就是,確與學習目標無關。」

「那如何針對過往教學問題設計?」

「目標應要提升學生對文言故事的興趣,能透過多猜估、多閱讀去理解內容,能欣賞文言之美。」

老師們很努力地討論,及搜集材料。我觀了非常賞心悅目的課。

第一、二教節從動機入手,投學生所好,設計打機升level的活動,由淺入深, 先用emoji 出成語,如「雞犬不寧、三思而行」,再估只有圖案,沒有文字的地書,再透過小組限時比賽猜成語及文言短句,如「貓蔽身其中,突出噬雀母。其雛四五、噪而逐貓」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不同活動層次之間,讓學生有發揮所長、參與討論及展示所學的機會。如讓他們自擬emoji考考同學,又分組解釋用什麼方法能理解文言短句,小獎勵又別出心裁(小息可玩十五分鐘電腦、跟老師單獨吃午飯)

學生都非常投入,文言的艱澀一掃而空。

 2019.12.1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如何準備有自主學習元素的好課

自主學習2.0,是不糾纏於課課有小項目如「自訂目標、自擬題目、自評互評、填預習工作紙、概念圖,以至有小組討論等」作為推行指標,反而應以如何準備「有成效、能達至恰當目標」的好課,其中有否可讓學生承擔多些學習責任,及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學習時段,找出自主學習元素,加以優化?

在與幾所小學中文科教師專業協作過程中,我以實例闡述如何「備好有自主學習元素的課」。這是小四中文科寫作教學,目標是學生能選取合適事例及運用不同角度描述人物。在共同備課的討論中,先要理解學生,原來很「聽話」,水平不錯,只是對中文沒甚興趣,且不大喜作文。

先卸下要推甚麼自主學習點子的包袱,就從如何強化學習動機及令學生有興趣作文的角度設計教學。

能提升趣味性及連繫課堂教學的「預習」才有意思,乾巴巴的抄寫式工作紙既悶且無效。老師找來了一套兩分鐘的短片,片中-個印度小男孩上學途中,擠在巴士上,前面路上大樹橫亙,車上乘客嘈吵不堪,卻只有小男孩默默下車走前,嘗試拉動大樹..

預習的要求是用五十字左右,描述短片的人物。學生都樂意做,且因短片是印度語,有想象空間,預習產出都不一樣。上課時,老師用提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描述性格,並共同修飾增潤同學的作品,再用一、兩分鐘改善自己的作品,是「小練筆」。

上述是第一次的學習輸入(Input) 。接著是一套更長、內容較豐富的助人短片,學生觀後要分組討論,並就語氣、表情、行為,及側面描寫人物,並要共同創作文章,之後學生逐組傳閱,用不同顏色筆顯示欣賞的描述句子及詞語,老師再作整體點撥及總結。

課後習作是選一個同學、朋友、老師作不同角度的描寫,可用事例及作訪問,沒寫多少字的限制。

授課的老師說學生都主動作文,字數遠超期望,以往一達標就停。

我們的專業學習社群,不是要共同備出一課天衣無縫,運用甚麼新穎教學策略,而是參與教師對學習的深切理解及如何轉移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上,因此,以下的討論才最重要。

「預習作為第一次輸入,為何今次有效?學生做不到小練筆怎算?」

「第二次輸入跟第一次一樣,是否太單調,可考慮多一、兩篇短文作閱讀材料?」

「合作作文會有學生甩漏,會否改為二人,或各組看不同短片?」

「傳閱作品,互相欣賞和學習,比填互評表好。」

「有選擇性的不一樣家課也有自主學習元素。」..

上述的討論,已有齊自主學習、照顧差異及電子教學的元素了
                                        (自主學習2.0之二)


2019.12.09        原文刊於701期教協報<見微集>

備課會上的討論

與小學中文科教師共同備課,喜以問題帶動思考和討論。

「我們最想學生做到什麼?有什麼目標?產出?」

「寫250字借景抒情的文章,但學生都不想作,要他們多寫以達標。」

「以往是如何教的?」

「教一、兩篇範文,學懂字詞、分析結構,什麼是景,哪些是情,賦予例子,給予指引,每段落應寫什麼,依框架作,其實不難。」

「那為什麼學生不想作?」

「是動機問題,覺得悶,且他們水準低,沒什麼詞彙,寫不出。」
「那我們應針對什麼問題設計教學?」

討論開始活起來了,卸下要教那些語文知識的包袱,從如何強化學習動機效的角度設計教學。

「是否應跟他們的生活體驗結合,或設計一個學習任務?」

「下星期剛全校旅行,可否利用這情境?」

「旅行還旅行,開心玩,要作文不大好吧?」

「那就叫他們學生拍幾張風景照片,上載校聯網,上課時可觸景生情,有大量照片,題材更多。」

「只是照片不夠,我們也作幾篇文,抒發一下當天旅行的心情,如最悠閒的一天,多點輸入,且是老師心聲,學生都感興趣呀。」

「不如讓學生自選寫作題目,最什麼的一天。」

「讓學生先小練筆,老師用提問作二次輸入,同學互相參考,豐富字詞,再作。」

上述的討論,已有齊自主學習、照顧差異及電子教學的元素了
2019.11.2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