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影片的應用 (二)

除了在互聯網上下載影片外,教師自己攝錄及製作影片作教學用途,已很普遍。一來因爲「翻轉課堂」的推行,二來科技設施令製作簡單容易。

影片既然是自製,就能較針對教學目標而設計,一般數、理、經濟等學科,都以澄清概念、輔以PowerPoint,由老師單向講解為主,教師入鏡會親切點,但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講解要清晰、層次要分明,能針對難點釋疑,較教科書商附送的PowerPoint 更細緻,學生都喜歡看,才有效果。

如校內教師團隊有良好協助作習慣,這些講解式影片可以分工,甚至全由最擅長澄清概念的同事負責便可。整理好後,可以在課前,課內及課後讓學生作預習、學習、溫習及測考前重覆翻看之用,是很好的自學教材。

這類教學影片,基本上沒有針對學生的學習差異而製作,是為「大中流」學生學習之用;當然,個別需要時間重看及消化學習內容的「後進生」仍大有禆益。不過,究竟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看相對沉悶的教師自製影片是另一課題了。

近來,點撃頗多的是教師或學生填詞彈唱的教學影片,但都只是以提升學生興趣為目標,對需理解學習概念及內容幫助不大,熱潮一過,很快會沉寂,學習效果其實不強。

但從教育心理學上看,提升興趣是學習的基礎,教師們都只好扭盡六壬,教導學生。
2017.12.2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影片的應用

資訊科技發展迅速,在互聯網上搜尋及下載影片變得輕而易舉,以影片輔助教學比以往普遍得多。

教學影片可分為幾類,其效能及作用亦視是否符合學科教學目標而定。其中,有關科學知識、地球生態或歷史發展等紀錄片是常用的教材,透過影像及講解,令學生能掌握知識及內容,比單從課本及文字中學習有更好的效果,教師們都完全理解。嚴格來說,找好的影視教材輔助教學是基本功,與電子教學的發達關係不大;不過,現在搜尋、下戴、儲存、優化與分享教學影片容易和普遍得多,校內同事如在教學行為上有協作互助的意識及行動,教學效能定有提升,此亦是校內如何建立及管理教學知識(knowledge managementKM)的重要一環,KM 並不應只是學生的數據管理,如出缺率、測考成績、課業記錄等,教師教 學能量的積累更重要。

另一類常用的多與社會事務相關,有人物訪談及事件追蹤等,多用於通識教育科,此類影片不一定與知識內容相關,不是以傳遞知識為主要目標,不是為教學而製作,教師要利用這些影片輔助教學,如何恰當運用要靠教師的功力,即如何剪裁、選取、調動影片,何時配以相關提問、那時提供機會讓學生作深入討論等等,要妥善策劃,而不是要求長時間看完影片,才作討論和填答工作紙

2017.12.21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師的心態

在一個如何照顧學習差異的工作坊上,參加者全是經濟科教師,其中一位是我朋友,很資深,是教科書作者,任教傳統名校,教學認真,講解清晰,學生成績斐然,深受愛戴。

我正奇怪他為何會來受培訓?


他有點茫然,對我說:「自從新高中改課程以後,多了學生讀這科,我沿用一貫的教學方法,備好課,更認真講解,課後還多了補課,但成績放榜後,非常不開心,整體成績下降了,以往如魚得水的教學,好像都不管用,連高端學生的成績都下跌了,很惆悵,確是想找一個教學法,以解決我的煩惱。」


在工作坊上,我們討論了二十多種教學方式,我問他找到了沒有?


「找不到,原來每一個教學策略都結合學習目標和學生能力來看果效,不過,討論後令我心中釋然,以前只教高中,又自恃對學習內容滾瓜爛熟,學生都經兩次篩選才讀我這科,學習動機強,成績優異並不為奇。想深一層,這與我們常任教高中的資深教師,不斷埋怨教低班的同事,教出來的學生不夠優秀,以為巧婦難為無米炊,公開試成績才濟的心態一樣。」

「那即是調校好心態,不有大要求,照舊方法教就成?」

「上完課後我更惆悵,因為知道要用多樣策略,有針對性的照顧高、中、低端學生,雖然都是第一組別生。哪要花很多心思啊!」

 2017.12.1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No pain No gain

我愛打壁球,連練習加比賽,一周兩、三次,已四十多年。

這年多膝痛厲害,只好延醫治理。可能一直以來,動而不得其法,勞損嚴重,個多月前終於做了全膝蓋置換手術。

醫生手術高明,一切順利。不過,復元到什麼程度,就要靠病人的自我努力。


物理治療師非常專業,提出三大關鍵:一是要鍛鍊肌肉的力量,要綁沙包提腿;二是壓腿拉筋至完全伸直;三是盡量屈膝,大、小腿越接近越好。


原來痛苦不在手術,在復康活動,幾項活動越頻密越好,越痛越有效,最好每一小時壓十五分鐘,會腫,跟著敷冰,隔一,二小時,重複,痛就考慮吃止痛藥,能有規律做,有最佳效果。


做了三幾次強力活動,耐不住痛,又不想吃藥,不斷想停。學生們知我性急,想盡早康復, 紛紛加入遊說鼓勵。那天一邊忍着痛屈膝,一邊聯想到一個教育問題。

治療師的建議我完全認同,就是:你一定要努力,盡力壓,就好;但非常痛,那就吃藥,抵得痛才有效。其實,這與教師跟與學生説的近似:你想成績好,就要努力;但太多學習內容要温,那就要更努力,睡少些,吃些雞精補品提神。

終於想出一個放棄強力壓腿的理由,還自我認為欲速則不達,對某些學生,教育是細水長流。

七個星期了,還是伸不直腿,要拐着走,果然   no pain, no gain.

2017.12.0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照顧學習差異要有針對性規劃及目標

在教育議題上,一直都認為如何照顧學習差異為最重要。教學就是以人為本,學生智能、習性不同,幫助他們的學習的方法自然有異,要有針對性的規劃和目標是自然不過的事。可惜學校被要求每三年寫一次學校發展計劃,列舉三項關注事項,又好像次次要有新猷,把應是學校永遠關注的照顧學習差異淪為機械式的某一輪學校學校計劃中的三年關注事項之一,三年之後就擱置一旁,搞其他自主學習、STEM、以至將會一窩蜂式出現的國民教育及基本法學習等。

這本也無可厚非,可惜學校受三年規劃的影響,也就傾向全校尋找一個策略,分三階段進行,以為這就是好規劃,此種做法以小學為甚,所以全校都推行「合作學習」、科科要做「分層工作紙」,究竟這些所謂策略是如何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様性,而又有效果,其實一知半解。例如合作學習的最大作用是透過組別經營,令學生多些機會參與課堂的討論,學生的互動性增強,學習氣氛改善,卻沒有什麼針對性的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效能,這不是把學生不科學的分成「高、中、中、低」能力,就以為照顧差異,是主觀願望,沒實證的。又例如設計分層工作紙給不同能力學生填寫,就更令所謂能力較差的學生永遠填答低端工作紙,會持續被「弱化」,永不超生。有在推行自主學習時,把六個年級分成三階段,機械的分成什麼「自理、自習、自學」的策略,對這些太空泛的「自」字頭策略有什麼效果,也是似明非明。這固然是因為校內專業領導和討論不足,也和應付那外加的監管,包括要提交創新學校發展計劃、或要面對校外評核的要求有關,總之相互抄擇,人有我有。

曾寫了三個有關照顧學習差異系列,亦引述了學者Hattie 有關學習效果的大型元分析研究(meta-analysis)
,列舉了九百多個有顯證的學習(visible learning)的策略及因素、及其效果,但卻不能,亦不應從中選一個最高效應值(effect size)的作為照顧差異的靈丹。

所以,照顧學習差異要一定有針對性規劃及目標。

先談中學。多年前的工作坊,曾選列了十多二十項涵蓋了班級組合、課程整理、教學策略、學生自學、以至學習氛圍的策略因素,供教師們討論,並做了小型的調查研究,理解在校推行的狀況,及心中認為那些因素較有效照顧差異。從推行、以至有效感來看,依次是能力分班教學、小班教學、課程調適及剪裁,然後就是班級經營、小組式額外教學輔導、補課等。所以,在教師的心目中,教「少」些,無論是人數、還是學習內容,最能照顧差異,教不完課程,就只好補課。分析數據時,我在想,這裏有點吊詭,教「少」些可能只針對第三組別學生,補「多」些又是否只適合第一組別學生呢?這些調查數據其實都是整體觀感,無針對性的問及照顧學習差異的某一策略是為甚麼能力學生、學甚麼科目時最合適。

這觸發了我試寫這個系列,從實際問題上探討,如何照顧學習差異。
試舉一例:在中學,對教師來說,最實在的教學目標是提升整體學生在DSE的成績,有甚麼方法能令在同一組別內的相對「高、中、低」能力學生都持續有動機學習?資訊科技的進展令教學影片易於製作、接觸及重溫,是否照顧學習差異的竅門?下期會分析各類自製教學影片如何照顧差異。
                                                                              (照顧學習差異系列四之一)
2017.12.04   原文刊於677期教協報〈見微集

語文的學習需要鼓勵

每次讀到那些語文測考、評估及研究中心的表現報告時,都有點不以為然。報告大多把一些較極端出錯的例子列出,例如it 讀成eat,以証明表現如何不濟。傳媒又特別喜愛報導,因有話題,可以揶揄諷刺。

完全明白測試作為基準的作用,追求更卓越的語文水平也是必然的,我只是從教學的角度看,語文的學習需要鼓勵,多於打擊


曾觀過的課堂教學,凡有學生個別朗讀,每讀錯一個字一個音,教師立即糾正,理由是要教學生最正確的字音,也不容讓其他在聆聽的同學學錯。久而久之,學生不敢嘗試,畧有困難就眼望老師,待提點;老師也學乖了,下次專找那些水平較高,讀到較好的同學朗讀,最後只有幾個尖子得益,教學只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曾說過,教師「教錯」比「教不到」好,同事都嘩然。知識如浩瀚大海,教師會出錯,但有心教、教得好,全體學生學到正確,也學了小部份錯誤,但比教師擁有完美知識,卻不懂教,不屑教,最後學生都離棄學習,哪一個好?


想當年到國外進修,同學在導修時暢所欲言,我卻結結巴巴,怕用詞、文法、語音皆不恰當。教授很有耐性的聽,微笑的説:「Go ahead. My mother tongue is English, but I can't speak a second language as good as you do。」(我的第二語言說得不比你的英語好)

對我是莫大的鼓勵。

2017.11.30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不一樣的課程 (二)

寫了<不一樣的課程>,述說台北桃子腳國民中小學,一個有關單車的生活體驗課程,群組內熱愛單車運動的教師朋友,紛紛起哄。

「正!這徹頭徹尾是一個STEM課程,除教會學生簡易修理單車的技巧外,有關車架裝置,前後三角架與軸管的關係,車架質料是鈦合金還是碳纖維,要配合什麼用途,以至對各種傳動、變速、煞車、避震等的認識,會大大提升學生對未來修讀機械工程的興趣。」

「也有很多數學元素呢!除簡單的騎車距離、速度、時間等概念之外,身高體重與車身高矮重量的比例,深一點的是計算軸距、齒輪等關係,可照顧學習差異呢!」

「我沒有那麼學術,最喜歡七彩繽紛的單車服飾,不如要求學生設計更安全的頭盔及保護身體的裝備。」

「用單車作交通工具,所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最低,單以推廣環保,已值得是一個重點學習。」

「應配合自我探究及解難的專題研習,可以是單車的發展、作用及未來的趨向,道路及城市應如何配合;以至其他衍生的科探問題。」

「這其實已是一個STEM+++的課程,不如把政府資助用來買單車、及螺絲批等工具,補貼單車之旅,科學、人文、體藝一爐共冶,不是最好嗎?」

「不要發夢了!好好淘價,看那裏買機械人及3D打印機最便宜。」

2017.11.2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美麗三子

上星期早上閱報,看到「雙學三子」離開終院時被拍下的照片。三位年輕人的陽光面容、眼神與微笑,非常美麗,真誠、自然、俊朗,那一臉澄明,泰然自若,與那些鼠頭獐目、眼神閃爍、面目猙獰的威權官員對比,誰是誰非,黑白分明,不言而喻。

你怎能相信這些是罪犯?

還以為周永康要感謝司長是說反話,看跟進報導才知道他真誠的重視這次體驗,是難得的奇妙旅程,把牢獄之災變成是閱讀、學習、體會、思考、爭取的歷程。這種寬容、以德報怨的品德與態度,相信會令刻意利用法治送他們入獄的官員無地自容。

對上訴成敗,都看得從容,用平常心看待,因為借此機會,讓司法公正、公民抗命、公義實踐、集會與言論自由等命題,得以再一次在市民雪亮的目光下被檢視。


只有持守理想和公義的,心無畏懼,才不會在酷吏前屈服,才會揭露種種監獄慣例的不公。
作為教師,我看到的不只是美麗的臉容,是活的教育,是不忘初心,不離棄理想和目標的堅持,是以一個更強的團隊爭取公義、民主和人權的決心。


從歷史上看,沒一個國家要靠嚴刑峻法、打壓人民、控制言論而可以長治久安,為人民稱頌。


想起還在獄中的東北案十三子,希望你們都身體健康,意志堅定,送上遙遠的祝福,要給你們多寫幾封信了。

2017.11.1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照顧學習差異應是恆常和內化的價值

半年前,蒙「不一樣教育節」的主辦組織 (包括「教育燃新」、「好單位」、「教育大同」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等) 邀請,為他們編撰的書籍《十二道不一樣的教育》寫一篇有關學習差異的文章,為其中兩間學校的照照顧學習差異策略作總結,欣然應允,成下文。書本月出版,順作推介。

前言
這不是一篇有關學習差異的概論,這裏沒有兒童成長和學習理論的推介,也沒有提供解決差異的方程式(很多策略已以系列文章形式,多年來在本欄介紹),亦沒甚麼微言大義,只是個人在有關課題上的最後總結和想法

回首三十年教師培育的工作,早期特別強調在課堂上如何運用教師的魅力、教態,用有節奏、清晰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有層次的鋪排教學內容、設計作業,要求學生努力,「考好」考試,是教人「教好」書。

為什麼仍有學生落後、學不到?

是因為我們沒真正理解學生,未能易地而處,沒接受學生的潛能、學習習性、前備知識都不同,以為說得清楚明白,學生一聽就懂,不明白學生「為什麼不明白」。
也就提出「學得到才是學」,要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和經歷的不足,運用多元教學策略,要教得豐富(teach rich),為學生提供更多「輸入」(input),並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回饋、鞏固和「鎖緊」(anchor)學習等等,學生都投入學習,動機高了,學多了。這並不是代表學生的學習產出(outcomes) ,尤其是學業成績等同了、拉近了。

為甚麼落後生仍追不上來?

就是因為人有差異,智能、活力、態度、習性都不同。所以,照顧學習差異,不是追求同一學習效果,而是希望學生能有持續的學習動機,亦要把「人人都學得到」的目標轉變為「人人都『仍』想學習」,人人都在他們現有的基礎上進步。把這個理念置於班內有三、四十位不一樣的學生時,困難就大,要針對大部份學生而訂定具體教學目標,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使弱生仍有動機學習,恰當的課程(即適合的學習量和深淺程度)以照顧大中流的學生,最強的學生要有挑戰習作、延伸閱讀、學習小組以伸展(stretch) 學生潛能,既不能要求學生有劃一的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 ,用較開放的態度接受不一樣的習作、多點回饋予學生,多類持續評估形式,是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原則。這並不是說差學生可以做少些,為他們降低要求;其實,教差生的老師的教學設計更困難,材料要多,節奏要快,教學活動轉換要頻,只是不能期望他們與優生有同樣成績。當一班內的個別差異特別厲害時,只能在課後作小組及個別處理。

所以,我們不能用簡化的策略名詞,如適異教與學(differentia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合作學習或自主學習等,說成是照顧學習差異的萬應靈丹,要有針對性的設計。
上述這些經驗,不只是來自論文和書本,更多是前線教師們不斷思考、嘗試和實踐的成果。
真要追趕同一成就嗎?

每次談學習差異這個課題,都像傳道一樣重複:人的差異是必然的,學習亦然,接受學習差異是每位教師應常放在腦袋的觀念,變成恆常和內化的價值,這個課題就不用出現和再討論。事實上,西方的文獻都甚少研究一個策略,以照顧差異,因為他們都接受孩子們各有不同,學習有差異是正常不過的事。

其實,我對非主流的教育,尤其是課堂以外的一切學習,認識很淺,對重視孩子們的不同才華,提供平台讓他們盡量發揮潛能,以至不斷尋索另類學習模式的機構和單位的無私付出和努力,深深感激,望共同努力,為孩子們提供多元和不一樣的學習機會和經歷。更重要的是,社會不應再只用同一個標準,得一份成績表去判斷教育及學習成果。
才是真正的「教書育人」。
2017.11..13 原文刊於教協報676期〈見微集〉

不一樣的課程

在本欄提過台北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位於城鄉交匯點,像香港新界的學校,卻因校長及教師深信學習應生活化、在地化,也就孕育出不一樣的課程。

下午的課時都走出課堂,以生活體驗及課外活動為主,分為人文關懷、科學能力、藝術涵養、健康生活四個範疇。

其中有一個與騎單車有關。乘着電影「破風」的熱潮,為激勵年輕學子的心,透過跨領域教師夥伴們集思廣益與專業對話,構思出學校的單車挑戰課程「破裂」,期望學生在騎乘中自我突破、透過學習歷程發現和解決問題,再自我肯定,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課程有五項目標:一、擁有簡易修理單車的技巧;二、理解如何透過訓練鍛鍊體能、自我突破;三、藉騎單車認識在地文化、生態、地理環境;四、學習藉由照片影像記錄旅途中所發生的趣事、風景,培養說故事能力,五、建立團隊默契,學習互相扶持。

剛剛就涵蓋上述四個範疇。

我在想,這才是真正在生活中的學習。當然又惹來大量質疑及限制:資源、保險、安全、地點、家長 …………。不過,這才是課程的真義。

不用敲鑼打鼓,張燈結,強推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課程,此騎單車的學習,教師們的「在地化」專業討論,在漫不經意中,有齊STEM元素,還加上了藝術(Art) 文化(Culture) 與體育(Physical Education)

2017.11.0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磊落真誠

幸好,管治香港的鐵娘子及教育一把手都不是教育專業出身。

一把手為要效忠,強推<基本法>,竟建議透過直播,要求學校師生正襟危坐,聽京官宣解基本法。任何一個教育專業人士,皆知這是最拙劣、最失效的學習。要充滿活力的學生,聽不熟悉的語言、艱澀的詞彙,聽嚴肅的木頭人,照本宣科,就是學習?唯一想到的,是學習如何拍手叫好。

原來,是為了交代、交心、要做場逢迎吹捧的大龍鳳。為了交數,竟要學校簽署回條,以證實是高朋滿座的大龍鳳。又假惺惺的説成可以是自願,間接鼓勵弄虛作假,填數報大數。

鐵娘子一臉得戚,說只要瞇着眼,坐著不看不聽,理它什麼金科玉律,我自巍然不動,如何洗腦?是要求學生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說道理,要識時務,這種陽奉陰違、自欺欺人的學習態度,或者是高官精英明哲保身,扶搖直上之道。

年青時讀文革時的傷痕文學,人人拿着紅小書,高呼萬歳,鬥臭鬥垮異見者、反動者,口是心非,諂媚奉承,竟在腦海不斷湧現。想不到回歸只二十年,香港已脫胎換骨。

九七時,我是民主回歸派,深信一國兩制、高度自制,更常說要向哈維爾學習,就算在威權統治中,活得磊落真誠;教師要憑良心,說事實,也要教得磊落真誠。

現在看來,是天真,淪落至此,是悲涼。
2017.11.0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不一樣的學校 (二)

台北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是一所沒有圍牆的新學校,位於老社區,站在城鄉交匯點,因此也就可孕育出不一樣的課程。

在東方社會中,任何一個教育體系,都有為升學而努力的本質,但除所謂「正規」課程的學習外,桃子腳的學生,特別多另類多元學習的機會。此與學校的信念有關,並透過教師團隊、社區居民及家長的「對話」(dialogue) 達至共識。這樣,這些信念和價值便不是口號和泛泛之談。

我特別喜歡學校用「臉譜」比喻孩子的五官,可以有最強的創造力,而標明教與學的最大目的,在延續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能力,教師都相信學習沒有優劣,只有快慢。這個信念,令學校不以催谷學生成績為首要任務,或因為是一條龍的學校,沒有像香港升中派位的壓力,也就不能互為比較,或移植摹仿,只是想在介紹某些體驗課程前,能理解學校文化背景。國中學生仍有考入名高中的壓力,但相對高考,仍有較多時間讓孩子發揮潛能。另一個信念是「學校就是一座舞台」,是讓孩子表演、發揮才華的;硬件上,這個表演舞台不只是學校的禮堂,是操場、運動場、校園一角泥地上學生自建的小台,以至三個課室排成曲尺,預留空間讓學生跑出課室,作集體活動;更重要的,當然是學校為學生塑造的表現機會。

當然,香港的學校只有羨慕的份兒,那有這麼大的空間讓學生表演,只想帶出其理念,有理念就有無限的可能。

學校鼓勵學生站得高、跑得快與跳得遠,更期望能蹲下身與彎下腰,很有意思。
2017.10.2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肓心語>

不一樣的學校

同事從台北捎來一書,是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自己出版,書名《等待桃樹花開》,記錄校內的創新教學及課程,我感到特別親切。

五年前曾訪桃子腳,回來後在本欄寫了四篇小文,介紹這間沒有圍牆的學校,都收錄在明報出版社《學習點點心》小書內。
學校於零八年開校,位於新開發區,原是農村,多桃樹,也以此命名。校長李錫銘,愛護孩子,深信「從做中學、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學校確是沒有圍牆,進出自如,更指學校與社區、教師與孩子及家長,都不被牆阻隔,課程更衝破框架,充滿創新創意,我會在這欄寫點介紹,希望對香港某些學校,開展特色課程時,例如學科知識學習,都放在上午,下午就讓學生多些體驗和探究式學習,有點啟發。

與桃子脚結緣,不只是五年前。於2000年,教改還在宣傳期時,曾和參與學校改進計劃的校長及教師到台灣參訪各類別學校,其中一間令我們眼界大開的,是柑園國中,也就是桃子腳的前身。柑園的孩子成績雖不算好,但都像陽光少年,樸實有禮,他們都只是上午有課,下午進行各類體驗及課外活動。

印象最深刻的,是某一級學生,分成很多個專題小組,進行美化校園、優化設施的計劃。最特別的是,每一個改善工程不是紙上談兵,都要規劃、能實踐,可完成。有為美化洗手間而努力,有在校園一角用水泥搭建一個可表演的小舞台,有在種植果樹,有在用小瓷磚鑲嵌壁畫。

學生都要從做中學,更找來具專業知識的家長及社區人士做顧問。

2016.10.1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的回顧 (四)

十年前正值教改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曾記下了十點學校改進與教育政策的關係,這些意見雖不是從嚴謹的研究中得出,卻是豐富學校改進經驗中的總結,現在讀來,仍有參考價值。

一、投放教育資源的原則應是有傾斜性的,弱勢學生、校舍及設備落後的學校應獲更大幅度的資助。

二、教改課改立項太多,學校及教師疲於奔命,只導致混亂及累倦。

三、為應付監管機制及指標的要求,很多不符專業道德的惡性競爭,只會摧毀教育專業。

四、模糊的改革口號和指標往往在理解上做成困擾,在實踐上變得事倍功半。

五、教育在政策的推動上要率先了解前線教育工作者的習性,及重視在弱勢地區、為弱勢兒童服務的學校及教師的努力及付出,教育目標不能標準化,只計統一考試成績。

六、在強調教育競爭的同時,要計算「精英續效主義」與「應試文化」的未來社會代價。

七、學校改進的持續性建基於校內的自我完善機制,如何達至共識,有一致目標,才能賦權承責,發揮各持份者的專長。

八、教師能量的提升是要建立校內協作、交流、分享的機制,專業知識、能力及判斷要在校內。

九、學校改進要有「內在」專業動力,校外交流及「校本」支援要有質素,才可起着點火及潤滑作用,前線教師的實踐和及反思至為重要。

十、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關係密切,要發揮學校、教育當局、學術機構、商業機構、非政府組織與社區的「共力」作用(synergy)

2017.10.0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的回顧 (三)

學校改進的「大、小齒輪」關係,非常重要。小齒輪的點子式改進,較容易評估成效,例如想推廣閱讀,可制訂學生閱讀時間、閱書量、讀書報告等指標,能不能達標確是成功準則,但這些計劃是否個別完成就算,還是要與其他學科學習連繫,以至閱讀能否生根持續,就需要學校的整體考量及配合,也就是大齒輪的運行了。

再舉一例,學生的會考成績濟,高中教師心急如焚,立即制訂強廹留校補習班,密集催谷,果然立竿見影,成績改善,也就變成恆常策略;過了三、兩年,師生疲累,成績無寸進,諉過於初中,把催谷行為下移,從中一做起,「師師」與「師生」之間,矛盾頻生,又剝奪了學生的其他體驗及課外活動,陷入困境,小齒輪的表面成效帶動不到學校改進。其實是因為大部份學生,到高中時已不斷經歷學習失效、失敗,變得抗拒學習;如果校內管理同事,有宏觀點視野和專業知識,檢視整體狀況,就可能找到共識,催谷初中學生不一定有效,反而要盡早建構樂於學習的文化及氛圍,要做的不是補課、密集測考、大量工作紙,而是班級經營、學生組別經營、學習的習慣及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學生不抗拒學習。

最近因政策及撥款關係,學校都大搞STEM,以小齒輪方式進行,砌機械人,設魚菜共生系統之類的點子式行動充斥,但真正要STEM在學校落實及持續,是要分析校內教師能量,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學習特性,課程如何統整及融合等學習因素,也就是大、小齒輪如何配合的問題。

2017.9.28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的回顧 (二)

學校改進本來應先作自我評鑑,判斷問題所在,排好優次,才制訂策略,是應按校情而進行的。

可惜教改、課改風起雲湧,不按「本子」做改進,被校外評核時,難過關。課改早期的本子,較具體的是推行四個關鍵項目,如專題研習、推廣閱讀、德育及公民教育、資訊科技。這些基本上不是由校情衍生、由校內數據推動的改進,是較難令教學團隊內化和持續推行的。

這些改進點子,有些都獲教師認同,如推廣閱讀,實踐起來也不難,亦可有不同策略。早期,這些小齒輪式、又不大影響主流課堂教學的推行項目,學校都照推行。但當推行這些項目的目標沒再經討論、反思、內化,及如何融入恆常學習中,很快就變成應付式的改進項目,是沒有質素,也不會持久。

及後,學會學習的「本子」,只描繪美好的願景,從「學生為本、能力導向」,到「照顧差異、自主學習」等等,這些應是整個學校教育,長遠邁向的目標,而且是需要認真理解,校內社經背景、學習能力有差距的學生,以至同的教師能量、資源條件等,這些目標是否恰當、可落實。

可惜,學校都要交代、受監管,要寫三年關注事項,及如何推行,就把長遠目標,如「照顧差異及自主學習」等等,當早期點子式關鍵項目般進行,人做我做,千篇一律,都沒就本校學生的特性而考量應否和如何有效推行。

學校改進是要說自己的故事,為什麼要改最重要,才到用什麼方法,是為了填答同一樣的關注事項,進行同一款的策略。

2017.9.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的回顧 (一)

自九七年起,參與了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計劃,為學校作改進,剛二十年,做點回顧。 

早期,是大學自發的學校改進計劃,以證據為本(evidence -based) 是一個最重要原則,不能夠掌握學校情況,包括教師能量、學生特性,以至學校文化等等,就制定學校改進的計劃,是不恰當的。

當時就借用了工商界發展的概念,學校的整體改進也就是要建立自我完善機制,有七部曲:先盤點或檢討情勢(stock-take)、建構願景和目標(vision & missions)、排列目標及關注事項的優次、探究目標與現行計劃及策略是否配合、檢視各類計劃的成效而作「保留、改善、開展、停止」(Keep, Improve, Start, Stop, KISS) ,重新撰寫工作計劃及制定方案和策略、最後要就工作計劃進行系统的檢討和評估。

這個機制,頗得學校認同,是整體改進的大齒輪式(big-wheel) 的工作,但到實踐時,卻有很多限制。商界的目標簡單、清晰和較易量度的,例如每年要開多少間分店、營業額要提升多少個百分比之類,但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多元化的,是制定每年把會考成績提升多少,就不理學生其他成長,把一切資源放在提升成績上。各持份者(校長、科主任、功能組主任、基層教師、以至學生及家長等等) 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堅持,但無論如何,此是凝聚共識、達至較共同目標的機制。

不過,前線教師不會覺得這些機制能解決他們廹在眉睫的學習失效,學校改進的建議也就要立竽見影,才羸得教師認同,我們稱之為小齒輪工作。

大、小齒輪工作如何扣連得緊,學校改進才能持續。

2017.9.1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教師專業發展的檢視與規劃

這個系列,是把我在香港教育大學舉辦的卓越教學領導工作坊的內容及討論整理,用文字表達。常認為只聽講座或閱簡報表,知識如過眼雲煙,亦容易被誤解及錯用,可惜教師工作繁重,都傾向快速即食,但作為校內教學領導,需要更細緻的分析,多閱讀相關文章,才有助學校改進。

當時有兩個想法,一是要學校的高層團隊,一同出席,才容易有共同理解,可凝聚共識,甚麼才是能令學改進的教學。二是如何理解和運用教學改進的新猷和點子,使其能符合學校教學情況及有焦點的針對學生需要。上一個學年,已就學校如何運用數據,自主學習真實踐,資訊科技教學的必然性,以至有效的觀課和回饋等等課題寫成文字,教師朋友可上網翻閱。

工作坊的最後一個部份,参與者再不是被動的聽分享,而是帶着一整天的資訊、分享和學習,在自己學校團隊中,作嚴肅的討論和反思:甚麼樣的校本教師發展才真正起到作用及能延續,有助建構教師能量(teacher capacity)

經歷了十多年的教改,教師要持續發展的觀念已非常成熟,形式亦多樣化,聽講座、工作坊、聯校教師日、校內外教學分享、共同備課,國內外觀察交流、校外専業支援,林林總總,相信都有用一份標準簡化問卷評估每一個活動,但多是感受式或工作流程上的評估,少整體上的檢視和規劃。

對負責教師發展的同事來說,如何填滿每年三次的教師發展日,是難題。找一位講者,就學校關注事項或流行改革點子作講座,是最常用的我常接到學校這些邀請,都有點躊躇,有沒有時間出席固然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考慮是,講座內容是否符合教師需要,有所增益。

對學校未有恰當認識,講者只侃侃而談,或可增廣知識,作用其實不大。要對教師的期望、及其已有專業知識有所掌握,和能針對性提建議、解決問題,效果才會較好,這些要靠緊密溝通,不是遠距離聽講所能達至的。

所以,在教學領導的工作坊上,提出要檢視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再做規劃。
先列出下列導引討論問題,學校可作參考,檢視現況。

在全體教師層面:學校以往如何規劃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通常會用哪些模式進行?
近年有沒有特別的主題/焦點?為何會訂立上述主題?有沒有針對性? 還是回應教育政策/「潮流」?作為學校領導,你是否滿意現時的狀況? 為什麼?

在科組層面:學校以往如何推動科組的專業發展?你會如何評價相關工作的成效?有哪些發展模式較有效? 為什麼?有哪些做法需要再思及改進?

在教師個人層面:學校以往如何推動教師作個人專業發展?作為學校領導,有何策略可確保教師的個人進修成果/得著能回饋學校?在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方面,你認為教師團隊未來有哪些關注點?

以上只是導引式的討論,我提兩點令學校領導作深入反思的:

(一)                       校內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三年關注事項的關係,是否一定被後者牽着走?例如:關注事項是推行自主學習,是否三年的教師發展就是找三個講者講相關題目?所以,甚麼是較有系统的規劃是重要的。嚴格來說,我覺得關注事項是「要推行自主學習」有點語病,關注的應是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學習無助無效感,假若有種工具叫「自主學習」,可治「被動」,就用;又或者有種東西叫「吃早餐」,可治「無效」,就用;不是關注「自主學習」。

(二)                       因受關注事項影響,教師發展的主題很割裂,尤其是小學,為甚麼「自主學習」、「電子教學」、「照顧學習差異」與「學科內容和能力」,以至STEM,不是能有機的整合主題?尤其是這幾年教師對的教學新猷已不陌生。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十六)

教師專業發展的檢視

經歷了十多年的教改,教師要持續發展的觀念已非常成熟,形式雖亦多樣化,但對負責教師發展的同事來說,如何填滿每年三次的教師發展日,是難題。找一位講者,就學校關注事項或流行改革點子作講座,是最常用的。

我常接到學校這些邀請,都有點躊躇,有沒有時間固然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考慮是,講座內容是否符合教師需要,有所增益。

對學校未有恰當認識,講者只侃侃而談,或可增廣知識,作用其實不大。要對教師的期望、已有專業知識有所掌握,和能針對性提建議、解決問題,效果才會較好,這些要靠緊密溝通,不是遠距離聽講所能達至的。
所以,我在教學領導的工作坊上,提出要檢視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再做規劃,不是找幾個沒相關的講座主題,填滿就是。

先列出下列導引討論問題,學校可作參考,檢視現況。

在全體教師層面:學校以往如何規劃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通常會用哪些模式進行?
近年有沒有特別的主題/焦點?為何會訂立上述主題? 有沒有針對性? 還是回應教育政策/「潮流」?作為學校領導,你是否滿意現時的狀況? 為什麼?

在科組層面:學校以往如何推動科組的專業發展?你會如何評價相關工作的成效?有哪些發展模式較有效? 為什麼?有哪些做法需要再思及改進?

在教師個人層面:學校以往如何推動教師作個人專業發展?作為學校領導,有何策略可確保教師的個人進修成果/得著能回饋學校?在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方面,你認為教師團隊未來有哪些關注點?

2017.9.0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給東北案十三人的信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教師,對你們被送入牢獄,非常憤慨,做不到什麼,也只能寫封信,讓你們知道,支持你們的人,其實很多。

我完全不認識你們,只在報章上讀過報道:是一群活潑純真的年青人,到東北農村作體驗學習,認識了村民,感受艱苦農村生活,受他們感動,尊重自然生命;政商要發展東北,見村民家園會盡毁,組織起來,為公義而走上抗爭之路,是很感人的故事。

你們一直都很和平理性,說道理,提建議,苦行一役,喚醒民眾關注弱勢村民苦況,很觸動。可惜政權強行通過法例,情急之下,闖進大樓抗議,就被一一關押,令人痛心。

無論官員或某些法律人士如何解釋,對我及很多朋友們,你們就是,為維護公義,因公民抗命而入獄的良心犯,是不容政權官員如何砌辭解釋,及法律精英如何瞓身護法,而會改變的。

有人認為有教師敎壞你們,父母縱容你們,使你們付出代價;他們都錯了,你們這些「行公義、好憐憫」的情操行為,反過來感染及教育我們,是好榜樣。

我是教師,不會因教出十優狀元而自負,更不希望學生只為上爬而忘卻公義,只期望他們在價值紊亂的現况中,能堅守民主、人權,為弱勢社羣而努力。

我明白,你們的父母及親友都會很傷心,不過,他們都會以你們為榮。

我知道,獄中的生活非常難過,不是靠幾句鼓勵同情說話就可捱過,希麼大家要堅守信念,你們的牢是為我們而坐,為崇高價值而犧牲。

2017.8.3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求仁得不仁

這個多星期,聽到報導,瞥見影像,讀到評論,都淚盈於眶。臉書、群組的朋友,無一不為因追求公義,卻被送入牢獄的年輕人而悲憤。

這些年青人,不崇尚「四仔主義」,不投身金融地產,炒賣置富,不逢迎吹捧、鑽營上爬,不夠醒目,「非」香港仔,難以事業有成,位高權重。他們只會身體力行,為民主普選而奮鬥,為弱勢社群而發聲,正是「行公義、好憐憫」的好榜樣。

我們的威權政府,刻意把他們收監,以展示不夠「乖」的下場,更振振有辭,依法辦事,卻廻避責任,不理前因。

我尊重法治,被法律精英,教曉我什麽是rule of law, 不是rule by law

我尊重傳媒,維護新聞自由,真的以為是三權以外的第四權。

確實很失望,大律師公會前主席、及《明報》社評主筆,都以為用超然中立專業的評論,說判入獄是「求仁得仁」,是維護法紀,最衰有人教壞你們。

求「仁」是爭民主、行公義,卻得到最「不仁」的囚禁。

我是教師,慣了對人,不是條文,亦可能太感情用事,卻做不到冷漠涼薄。

乖乖跪下求情減兩月,一臉正氣囚多半年,這是法治精神?而不是法、理、情的考量?
帶頭破壞三權分立的愛國領導、官員,竟然說要維護司法獨立

我們都讀過歷史,遺臭萬年的,是被囚寃獄、為公義而犧牲的義士,還是施嚴刑峻法,視蟻民如草芥的霸權佞臣?

你以為我們做教師的,教學生要崇敬、作學習楷模的,是耀武揚威、專權獨斷的領導,還是被專政鎖在監獄的甘地、昂山素姬、曼德拉、馬丁路德甘?

2017.8.2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