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TSA一把尺

真正要討論的,不是全港性系统評估(TSA) 測考形式、題目深淺等問題,而是初小學生的教育目的及學習生活應是怎樣?

擁抱標準試的,總振振有辭說要有一把尺,量度學習產出(outcome) ,才知教育成效,只要把「尺」微調,縮窄減短就可以。這是沒對焦的檢討,學生的學習產出並不是只得TSA一把尺,當TSA已變成高風險的測試,學生的其他成就,都被掩蓋;學校內的多元化學習活動,也被擠掉。而且標準試只重常模(norm) ,計產出,不理輸入(input) ,不重入學時的差異,更無「增值」意識。

早年教改課改敲鑼打鼓,祭出「學會學習」的旗幟,強調以學生為本,著重多元化學習,提倡閱讀、專題研習、探究學習,推廣校本評核,不以一試定生死、持續評估等等,都是向國際學校取經,從只懂應付考試的「高分低能」式學習轉向,培育更多愛上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生。小三TSA,是眾把尺之一,校內考試已有,卻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而有時限的紙筆測試,找標準答案,高階思維與創意都考不到,為分高低,會多加「耐煩」、「腦轉彎」題目,沒意思。

香港的學生、家長和教師都是非常聽話的:傳統的規律式學科學習,家課、習作、課外活動、大小測試,都不能少,TSA操練又不能缺,課程指引美麗新要求一定會跟,自主學習、電子學習、科學科技,缺一不可,學與教的都擔不起,早已不勝負荷,初小學生尤甚。。

當局可以讓國際學校、傳統名校直資小學不考TSA,信任他們校內的多把尺,對其他學校為什麼有不同標準呢?

2015.12.24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版〈教育心語


易地而處

「易地而處」是教學上的最基本原則,即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習,學得到才是好教學,為什麼很多施教者做不到?

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教師自己知識水平高,能力強,根本看不見、感受不到學習者的難點及難處,也就完全沒有易地而處的意識;二是在學習者中,總有部份人學得到,即有指標或標準,學不到就變成是落後者自己的問題,與施教者無關,而且人的某項能力被看成是常態分佈(normally distributed) ,有常模(norm) 就自然有高下之分,不達標就要「催谷」,也不明什麼是易地而處。

擁抱競爭、勝負、標準的管治「精英」,最喜把人的某項能力以數字排列,因可比較,分高下。美國「沒一個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 法案,其實是期望沒人在統一標準試「肥佬」、人人達標,導至狂操測考,甚至做假分數,與其標榜的重視個人智能,才華、特性,背道而馳。

香港的TSA,又是以科目成績是否達標,高下比較,作為教育效果的證據,如果是不需催谷操練的低風險測試,作為眾多教育過程的指標之一,也較容易理解,現在卻扭曲學習。不過,在小三做統一測試,毫無必要。

上星期世紀版,余詠恩女士寫的〈我女兒一年級為了TSA要學方程式〉,很觸動、感慨萬千。她道出了對一個初小孩童,教育目的及學習生活究竟是什麼的重要問題,以TSA測試帶導學習是否公道有效,更指出測試專家認為題目深、分數低沒問題,都可以找到「常模」、排高低,卻沒有易地而處,感受八歲孩子受操練測考煎熬、面對失敗、憂慮、痛苦的同理心。

2015.12.17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版〈教育心語〉




學太極的類比

同事退休才學太極,打得非常出色。我以太極做類比,談談學習模式。

從無到有的基本技巧,靠的一定是指導,這就是學者Joyce的經典分類:行為模式(Behavioral model),是照辦煑碗,但那「辦」的鋪排步驟,動作的連貫,講解的清晰,示範的質素,至為重要,是程序式學習(programmed learning) ,與學校學的數理知識,近似;網上的大量學習,無論是用影片講解,還是練習測考,也是這類。程序鋪排千篇一律,不難,關鍵在指導者能否易地而處,從學習者角度看,及知否掌握(master) 多少所學。在學校只趕書和操練,重程序不重掌握,製造大量學習失效。

太極招式多,要記憶,是資訊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比較很多學科知識的學習,要歸納、擴散、探究,較簡單,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勤加練習便成。不過,能理解招式的形態快慢、呼吸吐納,對氣之運行、血液循環的作用,才起從形轉實的效果。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概念的澄清,不能掉以輕心。

個別指導確實能改善招式,個人有所得益,但集體學習有種團隊氣氛,有時天氣冷想偷懶不學,也有點壓力,且可互相切磋砥礪,是社會化學習模式(social model) Vygotsky的社化發展理論有道理。不過,團隊是否停留於融洽快樂狀態,還是起促進學習成效作用,視團隊內學習者的功力。

要再進一步,是從內心發出的喜愛,找書讀,看示範影片,能自省反思,可算是學習上的個人模式(personal model) ,或與現今流行的自我調適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的自我反思階段有點類近,是高階深層學習,學習者已是高水平。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5.12.1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自評、思維框架與反思


有一段時間,學校都瘋狂搜集證據數據,以應付「學校自評」及「校外評核」的要求,事無大小,都用一份簡化而又不一定對準目標的評鑑(evaluate)問卷交代,以為有數字就成,其實評鑑、評估(assessment) 都是很大的學問,不只是一紙問卷。

自我調整或調適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 的推行,有自訂目標、學習策略及自我反思的不同階段,在實踐時,又以為自我監控學習就是自評,也就出現了「我學會了XX、我明白了XX、我認識了XX」的表格。其實填了這種問卷,無助學生思考或形成行動,以達至自我訂定的目標。

上述的自評表,最大的作用,是一種學習後感覺的表達,是否真正學得到或做得到是要由學生展示,即在考核上達到某些標準或成績,不是靠感覺。

學校為推行某一種行動計劃,都要急於實踐,且要全校全科進行,對低年級的同學,填填這些感覺表格,作為一種學習後培養想一想的習慣,也無妨,但在每課或每單元都機械式的填自評表,以為是反思,就不恰當。
ZimmermanSRL為前備(forethought) 、表現(performance)及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階段,每一階段都可寫成行動目標或認知策略,但簡單點說,只是要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訂立目標,應用學習策略,並會不斷在學習歷程中,自省及反思問題所在,再加以改進。SRL的自省及反思,是學生在一定的知識基礎及成熟的思考上,才容易發揮,亦無一定的形式規律。

自省及反思的意義,就在能否有行動幫助自己有實質的改進。

假如自己的學業成績不符目標,應反思的是:

我訂立的目標是否過高,還是不夠努力?
我是否在温習各科的時間上失去平衡,花太多的時間在某科上?
我是否應多花點時間閱讀試題才作答,還是用「先淺後難」方式應試?
我需要改變我的作息習慣嗎,尤其是在考試期間?
我温習的方法是否出問題,如何温習才可以加強記憶?
我是否要多做幾份past papers,才有信心應付考試?

以上的都與學習習慣及考試技巧有關,亦很容易把反思變成行動,是對自己在學習上有「回饋」(feedback),有「由此到彼」的學習改進和增益。要養成上述的反思習慣也不容易,不過可由低年級做起,最先都是要靠教師花心思設計反思問題,循程度而改變,不是只填劃一的「哈哈笑」自評表,或另一極端,要求學生日日堂堂在寫毫無指示或引導的反思日誌。

以下的反思卻與認知學習略有關,是發自內心,追求改進的反思。

為甚麼這位同學的作文常得高分,他/她的語句有甚麼特色、文章結構有甚麼不同?
這個科學實驗的結果正確嗎?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進行?
這個故事雖然引人入勝,但結局應更出人意表,如果我改寫,我會………..
我以往一直不懂答這類數學題,現在終於成功了,是甚麼原因,難點、關鍵點在哪裏?

上面所提的認知策略反思例子亦是要靠教師引導而成就的,在資料傳送式教學成長的學生,少作學習反思,但好教師就通常能以高階提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和探索,再反思。這也就是教師的有效回饋,即提供的回饋,能令學習者控制(monitor)、指向(direct)及調適(self-regulate)自己的學習,達至目標。例如教師向學生說:「我很高興你在閱讀理解的學習,遇到不明白的句子,你會多讀幾遍,這樣做,有沒有幫助你加深理解?如沒有,你會否嘗試其他方法嗎?當你完全理解後,可否告訴我你如何解決難題及為甚麼懂得這樣做?」尖子精英的學習反思是這樣練成的。

填滿幾十款圖象組織或思維框架,多是資料整理及分類,沒高階思維,更沒反思。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之三)
2015.12.07 原載652期教協報〈見微集〉

學習動機

舊同事退休,最想玩想學的是體育活動,因必須保持健康,卻學得最差。最有成就的,是扭波,可徹夜不眠,還設計新花款,因為對工藝特有興趣。

這就是兩種學習動機的問題,前者是功能式,是需要,外在因素驅動,當學習中途面對太多失敗,便會離棄;後者是來自對學習的內心興趣,有渴求,有衝動追求成功,不怕失敗。

這是頗顯淺的道理,老生常談。忽然有點聯想,成年人學習,可以就自己興趣、需要而知所選擇,在我們教育制度下的中、小學生,其學習動機是如何孕育?其積極性是如何調動的?

昨天,小三學生在立法會全港性系统評估(TSA) 公聽會發言,說不想操練考TSA,只想有點時間玩,有空暇做運動,給他們一點私人空間,做喜愛的事。


持續的學習動機是發自內心,是要喜愛的,當我們的制度,不斷靠操練、考試、指標扼殺學習與趣,而又以因得到高指標分數而沾沾自喜,只能製造淺層學習者(surface learner),即由外在功利式驅動學習,恐懼失敗,追求成績的學生,學習策略上也就傾向強記硬背,最好是縮小學習範圍,捉中題目,有考題「貼士」;就算因此成功,也是少數,因在學習過程中,大部份已因失去興趣而離棄學習。

這其實與二零零年教改提倡的「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理念、及課改「學會學習」的原則背道而馳。潮流推行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希望他們主動、自學,自我追求和探索新事物,制度上卻是無盡的紙筆測試,能不欷歔!

2015.12.0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學習的心得

舊同事退休三年,為保身心健康、生活充實,一切康體活動,全都報名參加。

退休前沒機會做運動,現在目標明確,保健意識強,一星期要有十小時運動,屈指算來,曾参加的活動計有打太極、八段錦、甩手操、土風舞、健體操、現代舞、游泳、水中健體、羽毛球、乒乓球、射箭、草地滾球、門球等等。

同事非常好學,極有紀律,一参加就不想半途而廢。

我對一切學習效果、教學方式極有興趣,趁茶聚,問問學習心得,讓我有點故事,在培育教師工作上應用。

「一切從動機開始,老來學習,目標清晰,不易放棄,有年青的學太極,三、兩課就不見人,有嫌悶、有怕難,主要是教練不易地而處,沒心機教,只與有一定水平的溝通。」

「最失敗的是學乒乓球及羽毛球,兒時沒機會,現在很想玩,學習動機最強,可惜技巧和難度高,沒相近對手,學員都不願跟我練,是合作學習的壞示範;教練沒從基本功教起,只叫多練習,又是沒以學生為中心,沒易地而處的意識。」

「最不懂跳舞,參加只是為出汗,凑夠十小時的運動指標。怎知上了年紀的公公婆婆們,舞姿既不輕盈妙曼,也無章法步法,卻樂在其中,邊跑邊跳,又碌地,也受感染而努力。」

「學得最差是游泳,其實知道有益和重要,學了多次,亦學會,但仍緊張和怕,自我練習不足,很快打回原形。」

「太極打得最久最好,學自三、四個師父,有比較才有進步,原來學習到一段時間,有反思、感悟,才能更上一層樓。」
 2015.11.26  原載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

實踐自主學習的第一步


上星期六應邀出席講座,主講「在小學推行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偌大的一個禮堂,坐滿了九百位教師,來自194間學校,這是一個自發報名的活動,竟如此踴躍,頗為感動。

開塲白就說了應拍照讓教育官員看看,教師的學習態度,令人鼓舞。

同事笑說,「此是每三年要寫一次學校發展計劃的成果,在過往十多年要撰寫關注事項,要有新名詞點子,從專題研習、合作學習、高階思維、照顧差異,到自主及電子學習;要推行,也就四處聽,周圍購(shop around) ,是為勢所廹,也反映教師們無所適從,不要錯誤解讀。」

主講「自主學習」,常有包袱,有猶疑,學校已在計劃內寫上要推行,也就很自然的想聽如何推行,最好有九個步驟,每年行三步,每步有具體方法例子,跟着做,就最受歡迎。我則不斷強調在推行之前,先要徹底理解這個「空泛而浪漫」的名詞究竟是培育學生的什麼能力、達至什麼目標,和究竟針對學校及學生的什麼問題而推行?因為這是自己學校的關注事項,不是鄰校的,官員的,更不是道聽途說的。教師要有足夠學理知識,才應推行。

同事又笑說:「此所以講座有這麼多出席者,還猶疑甚麼?不是要在教師及學生的現有基礎上改進嗎?」

也就提出實踐的基本步:一、在擅長的學科教學上,有否方法讓學生承擔多些學習責任,和應用恰當學習策略;二、如何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時段,找出自我學習元素,加以應用。
2015.11.19  原載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學習手冊與工作紙


       649期提到除了要理解自主學習的三個歸類:元認知、國內式及電子學習之外,又可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學習時段,找出自我學習元素,加以優化。很多中、小學教師都對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 (應是自我調整/調適學習) 有點認識,知道Zimmerman分析的SRL分為三個階段,前備(forethought),表現(performance)self-reflection(自我反思) ,而每個階段又有些策略可以進行,所以就把訂目標、思維多少式及自我反思及評估的策略共冶一爐(可參考627-629期的理論部份),製作自主學習手冊或工作紙,在課前(預習) 、課中(筆記或工作紙)及課後(延伸習作) 填答。

教師很努力,聽過了理論就想法實踐,要有證據推行自主學習,就要事前劃一製作手冊及工作紙,做到用家方便,易填易改易理解,各類字母頭所謂思維框架,就放進手冊內,讓學生填答,以為這樣就懂組織資料,提升思維,或填填自評互評表,就可反思。其實,SRL是優秀學生在學習上的自我要求,Zimmerman & Schunk(1989)SRL定義為自我生產的想法、感覺及行動,能有系统的達至學生的自訂學習目標(self-generated thoughts, feelings and actions, which are systematically oriented towards attainment of students'own goals) 。所以,在中、小學推行SRL就不是單靠填格、填表了,是要學生有所領悟和體會,想出行動,付諸實行,以達目標,這就是自我調整學習了。

利用框架、圖象組織之類,幫助學生整理資料,要用得其所,不能把所有圖象組織都叫腦圖,或未搞好知識概念的層次、序列、因果、差異等關係就畫表,思維層次也不能機械式套入不同情境、不同學科的學習中。又要回到基本點,不同知識要如何教和學,如何有效運用教學策略及自學方法的問題,即在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上加入如何調動學生內在動機,不但能自我承擔更多學習責任,更從中尋找學習的深層意義及樂趣。

在教學建議上,我常提兩個看法,一是沒有一套置諸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但要試和不斷思考和改進,有時為要推行自主學習,就急於取經,訪校交流聽分享,左抄右擇,也搞不清是SRLSDLe-learning,還是甚麼?二是在學校現有基礎、現行教學情況下改進。

所以,已設計手冊或工作紙以推行自主學習的教師可作以下的反思:
如果是想學生對SRL的不同階段的自學能力策略有所認識,填填手冊也可以,但不要以為在各類圖象組織或自評互評表填上答案就叫掌握思考方法,或推行自主學習,最簡單的改善原則是手冊的活動不要劃一化,要循序提升要求。最先可能是教師展示,學生填答;然後是透過提問,與學生共同建構整理資料、連繫概念的多類圖象或框架,最好是邊問邊在黑板展示,學生才清晰概念的主次、先後、從屬等關係;下一步是學生能自行整理、自製符自已理解和想法的組織框架,不斷運用,就純熟;教師就在關鍵處,運用較高階的提問,強化學生思考的廣度及深度,個人思維系统才慢慢建立。優秀學生在聽講和閱讀後如何做筆記就是上述思維系統的展示。我沒做過研究,只一直思量,這些多在大學精英及優秀學生出現的SRL行為,在中、小學是否適時,和如何實踐?例如,如要求學生拆框架,把概念知識自己組織,是哪個年級、哪個水平、哪些科目才可放手讓學生做?

有時以為填自評互評表就是有數據監控學習,也是錯覺,例如填「我學會了甚麼」的表格,無助學生思考或形成行動,以達至自我訂定的目標,下期會以例子解釋如何思考才能「從此地到彼岸」。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之二)

2016.11.16  原載教協報〈見微集651期



秤豬與養豬

談一談評估(Assessment) 的理念。

不糾纏於Assessment應譯為評估、評核、考評,還是測考,因為這些名詞要結合實際例子才準確。以全港性系統評估(TSA) 為例,小三、小六等的TSA根本就是全面、统一的標準測考,以三年為一階段,是總結式(summative) 評估,行內稱之為「秤豬」,只知有多「重」,是只「考」,與教學無關,豬要「養」(教好和學好)才長大,所以只強調「秤」,而不重視「養」,是本末倒置。

教改課改的「學會學習」原則,也是以西方進步主義、重視個人,以人為本作綱領,要照顧差異,就要好好的「養」,不是靠「秤」。在評估的理念上,也就有促進學習的評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 ,即期望教學與考評更吻合,更快知道學生學不到什麼,立即給予訂正,教與評的間距應是較短的、是持續(continuous)、快回饋(feedback) 的,才起促進學習的作用,甚至教學與評估同步(Assessment as learning) ,評估已是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練習、提問。

凡測考,包括TSA,除分數外,都可以有大量分析,哪一部份強、哪一處考得差,與「秤豬」一樣,除重量外,身高矮肥,前臂粗幼、後腿長短,都有數據。所以,用三年一考的分析數據,說成是能促進學習的評估,是概念不清。反而,這些數據分析,卻變成是操練的指標,練引體上升、提腿蹬步。

以評核測考為專業的,最喜愛全面、統一的標準試,因有大量數據可供研讀,都在那些信度、難度、分辨優劣程度的測考術語上鑽,題目越出越深越離地;教什麼,如何學好,不知道,更不用關心初小學生如何因統一試而受煎熬。

2015.11.1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學與教的都在笑

我的學生都是教師,傳來whatsapp.

「老師,出了一題資料回應考題,自己也笑出來,想與你分享。資拜A總人口、勞動、就業等人口的樹形圖,大部份留空;資料B是四個人物:黄娣妹、石嬌、旻晧、鄭一的就業狀況;資料C是一個情景,黃娣妹在長洲開海味店,售賣鹹魚、花膠等海味產品,都是來自本地或鄰近國家,並經過食品廠加工才出售。考的是辨析勞動人口及三個生產類別的相互關係。」

「不錯呀!有資科、有情景,不光是填充式答題,但有什麼好笑?」

「都是劇集〈張保仔〉的人物,你應沒看,學生們都邊做邊笑。我見這個課題很悶,靈機一觸,把人物用在考卷上。」

我把對話放上群組,學生們七嘴八舌。

「好 update喎!有趣又靈活運用。」

「好想知學生表現,不是成績,是心情和動機,我教的都是弱生,考試肯做已開心。」

「考試咁緊張,突然有陪足自己20集嘅人物出現,好似撞到熟人,唔係好識都會試吓答。」

「在情景上可加入捕魚及行船,更配合劇情,三類生產都有多樣例子。」

「我校要用英文教,唔知點轉英文版,轉咗都趣味大減。」

「可把描述簡化些,括上中文名,加幅劇照或漫畫,得唔得?」

我很喜歡這類簡單的教學討論,都是有焦點,對準學生的學習問題,先搞動機,課題悶就要活化,用生動例子,情景單調就要注入新元素,英文難就可簡化,但要保留趣味性;好教學不一定有新搞作、新名詞,應在現有的學習基礎和狀況下持續優化。

最可貴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學與教的都在笑,感到愉悅。

2016.11.05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行外人看教育

兩星期前,「學校起動計劃」在伊館舉辦聯校教師發展講座,有五十間中學,二千六百位教師參加。這是九龍倉集團商業入社羣的旗艦項目,近三億元的資助,千多位各部門義工,結合大學專業支援,在學業、活動、生涯規劃上,協助家庭資源匱乏的弱勢學生,創建明天。

創辦人吳光正先生闡述其意念,及對學生的期盼,輔以故事和例子,很動聽。他認為在香港教育制度下,只有五分之一學生有機會入大學,是疏忽了其餘大量年青人的未來。他動員公司義工,開放各商業單位,讓學生參訪、做專題研習、聽解說、理解各類工作、在假期中試工等等,背後有着以下的想法:

年青人一定要有見聞(exposure), 才有選擇,訂目標,更重要的是「起動」,推動自己去「做」,去嘗試,就有機會有小量成功,積少成多,自信心強了,會更專注,創造自己的事業。

接着是幾位非教育界的嘉賓分享:有名導演張堅庭,羽球名將陳念慈,名厨張錦祥,從他們娓娓道來的成長和事業發展經歷,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不是在學業上贏在起跑線。有從「滿江紅」成績表中,受老師啟發而轉變;有努力不懈、堅持紀律,在非常規學業的領域卓然有成;有從自己的興趣中尋夢,不懂就問就學,是終身學習的好榜樣。三位嘉賓坦誠率性,幽默風趣,合作無間,故事動聽,教師都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如果學生們都在座,相信更受鼓舞,更得益。

聽行外人看教育,也令教師擴視野、轉範式,不困囿在學校的四方盒子中。

2015.10.29    ( 載明報〈教育心語)


教育價值的再思


十月十三日,「學校起動計劃」在灣仔伊館舉辦聯校教師發展講座,有五十間中學,二千六百位教師參加。「學校起動計劃」是九龍倉集團商業入社羣的旗艦項目,近三億元的資助,幾百位各部門義工,結合大學專業支援,在學業、活動、生涯規劃上,協助家庭資源匱乏的較弱勢學生,創建明天。

當天以「教育價值的再思」為題,創辦人吳光正先生闡述其意念,及對年青學生的期望,很動聽,對教育界及教師有很大鼓舞。

我負責其中一節,因受塲地限制,只能單向講述,說說舊故事,原來很多參加者未聽過,我把部份重述:

湯遜太太一看到史托特這個問題小子,一想到這小子在四年級時所製造的麻煩,已經怒火中燒了。孤僻、反叛、破壞、....... 想得出的壞形容詞都合用,每次批改習作及測驗時,都狠狠的給他一個大大的「交叉」和紅紅的「F」。
一天,湯遜太太偶然翻閱學生檔案,才赫然發現史托特在一年級時的成績非常出色,品學兼優,是老師的寵兒,及後家庭發生變故,他最愛的媽媽逝世後,一切都不一樣。湯遜太太讀後,感到有點慚愧、不安。
聖誕節到了,每一位學童都會給班主任送聖誕禮物。史托特送上禮物時,臉脹得通紅,湯遜太太打開那份以殘舊花紙包裝的聖誕禮物時,心情亦非常緊張。禮物一打開,引得哄堂大笑,是一隻殘舊的手鐲和一瓶用剩三分之一的香水。
湯遜太太沒說甚麼,只立即把手鐲戴上,塗上香水,然後向全體同學說是她收到的最好的聖誕禮物。放學時,史托特站在通道一旁,等待湯遜太太經過,對她說:「老師,謝謝你,你的氣味真像我媽。」
從此,史托特改變了。湯遜太太的改變更大,就在那天開始,她不是教「讀、寫、算」,她是教「每一個孩子」。
每年的聖誕節,湯遜太太都收到史托特的聖誕卡。噢,高中畢業了!大學三年級了!他已經是醫生了!今年除收到聖誕卡外,更收到小子的結婚請帖,還邀請她做主婚人。
在婚禮上,史托特當著賓客、執著湯遜太太的手說:「我不知如何說多謝,沒有你,我沒有今天。」
「是我要謝謝你,沒有你,我不知道甚麼是教育。」湯遜太太說。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我做了多年教師培育工作,都會對學生講上述故事,教師的工作不只是教書,是育人;不過,我同時會加一句,這個故事太完美、太浪漫了。

在座的校長、教師都知道,我們水平不高的學生,能成為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如鳳毛麟角,教育他們的價值在哪裏呢?

我未教過第四、五組別學生,可能不懂教,但很多我的教師朋友,不斷努力,為教導弱勢學生用盡心血,說的故事都令人感動。他們都不斷收到學生感恩的訊息。

「老師,沒有你,我不會成為維修電器師傅,能養妻活兒。」
「老師,我每次進入火塲救火,都想起你那番勸勉,激勵我做好人的說話。」
「老師,假如你不是耐心的聽我訴說,給我輔導,我早已從學校七樓的天台上跳下來了。」
「老師,我現在同父親慶祝父親節,那次不是你堅持要做家訪,要他面對家庭問題,使他改過,我永遠不會原諒他。」
「校長,我畢業十一年了,現正在北京開了一個展覧會,效果不錯,會打造成品牌。如果沒有你,做到有教無類,用善良的心感染我,我不會有今天。」

這些都是個別教師的努力成果。但要學校內的弱勢學生重拾學習動機,追求生活的意義,人生的價值,不能只靠個人努力,需要的是全校上下一心,團隊協作,為共同教育價值而努力。
2015.10.26 原載教協報〈見微集〉650期

讓少數人先富起來

黄明樂寫〈讓少數人先動起來〉,談如何調動學生交功課的積極性,很有意思,值得學習。

不交功課,各有理由,尤其是水平不高的學生,一是做得不好,不懂做;二是懶做,覺得沒意思,去玩好過。

就算是成績較好的,主動肯做多是練習題的功課,因與測考相關性密切,兩者都能奪高分,是外在動機推動,較少是內在自發追求學習。在高年級,某些科目,如通識,當要求學生寫評論,做探究式功課及預習之類,更困難。

黄明樂應是教通識,且不在常規學校,無校規罰則支援(其實沒大用,只能用來唬嚇『乖』學生) ,卻想出先幫助一部份肯交功課同學的方法,才再擴散,而不是強廹全班交。

最重要的是:如何幫?因學生的通識功課水平不高(應是回應社會事件,像如何看「鉛水」、「三跑」等問題),黄明樂評分後,再附十來條提問,幫助學生思考後再做,再交,分數應更高,學生覺得做後會進步,成績能提升,就樂意做,也就是「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其他不交功課的,見有成績,開始心動,或會加入行列。

用學習理論的術語,評功課後附提問,是回饋(feedback) ,非常重要。給予學生習作、功課「有效回饋」不是停於打分,或加句「理據鬆散、不夠全面」之類的評語,因為分數或評語沒有為學生提供如何由45分達至60分的方法,教師那幾條到位的提問就是有效回饋。

水平較弱的學生會被較高分驅動,高水平的更需要教師的優質回饋,師生對話(dialogue) ,才會愛上和內化學習。
2﹔015.10.2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補習的價與值

到五星酒店喝杯咖啡,比茶餐廳的貴五、六倍,單以咖啡成本、品質及味道,差距不應哪麼大。消費者都知道,買的是酒店的環境、服務、身分。

動輒幾萬元一個的名牌手袋,計其質料、設計及實用性,其值沒可能是普通手袋的一百倍,卻越貴越有人買,經濟理論說這是炫耀性的奢侈品,與一般產品需求定律不同,買的是心理上的滿足與自豪。消費者都知道,大量的產品成本都用在廣告和宣傳上。

「去補習」也可以說是一種購買,其「值」應是能令自己有好成績。好成績的歸因很多,學生個人努力應佔最大份,學校教師、補習、同學、温習方法、考試技巧、以至幸運,都有關。對學生來說,尤其是動機較高、水平中上的,那「不確定成績的憂慮」製造了需求。

商業運作的補習社,就以賣貨品的形式包裝名師。鋪天蓋地的宣傳、巨幅廣告牌、塑造潮型、八千萬天價挖角,都是在製造產品形象,與推銷名牌手袋無異,名師如有點口碑的,則質料較好,利推廣,可成「星」,價與值是否相符,無從得知,但「天價」、「宣傳費」等都由消費者找數。

基本的經濟知識已強調理性消費行為,付貴價咖啡是買環境,去補名師是買什麼?「型仔靚女」、「風趣幽默」、「「試題貼士」、「一點安心」?還是羊群心理?

當然是買「55*5**」,所以各機構都在推廣宣傳上列出大量成績數據,以展示其值,全都是不完全、不對稱的資訊(asymmetric information) ,即只列部份或個別突出成績,消費者的行為都被誤導了。
 2015.10.15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趙志成談教育:網誌導讀(二)

20151014日,剛貼上曾發表在明報的五篇小文,寫於去年89月間,都是我比較喜歡的,有幾篇談思考的,可結合201523月份所寫的到公園學思考一併閱讀。其他兩三篇是有關教學的,又可與20151月份好課系列連繫,大抵可得出甚麼是好課。

本來這幾篇舊文,應該按時序放在網誌的最後部份,不過既是新貼上,就讓它們多留一段時間,以便重温,遲些再按時排序。
2015.10.14


思考的基本

經濟學者Steven Levitt 及名記者Stephen Dubner帶着好奇,深入探究經濟及社會事件,質疑成因與效果是否如表面示一樣,並研讀大量數據,進行查訪,發現了更深層的真象;例如零二年布殊政府推行No Child Left Behind教育法例,以資助及獎金作誘因提升成績,陡然間,某些州學校學生成績突飛猛進,得政府高度表揚,實情是校長與教師集體作弊。他們分析了很多問題,於零五年出版了Freakonomics(怪雞經濟學),非常富趣味性風行一時及後又寫了續集Superfreakonomics, 今年出第三本,甩了economics, 乾脆叫Think like a freak(怪雞思考)

一系列事件的追索,其實出於好奇,肯問問題,肯思考,抱疑問。

兩點值得提出作者認為思考不是什麼大動作是小思考,也不是日思夜思,要對事件產生好奇,「怪雞式」、有點「不信邪」的追問,就有意思了。

二是思考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作者以吃熱狗比賽為例,為什麼個子不大的小林尊竟連續贏得多屆大胃王,並在第一次比賽的十二分鐘內,把舊紀錄的二十五個,一下子提升到五十個?原來以往的比賽者都搏命鍛鍊大吃快吃,如何能吃「更多」熱狗,小林尊卻轉移了思考範式,如何令熱狗「更容易」吃,例如是否先食腸,後食包,飲多少水,何時飲等問題,並作比賽前作了多次試驗。現在看來,無甚特別,但最早的思考轉移,非常難得。

我們都在學校推行高階思維、培育創意等等課改意念,更基本的是如何保持學生的好奇及學習動機,而且思考不是發夢,也不是無中生有,範式轉移要建基在知識基礎上。
2014.8.2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思考範式轉移

Freakonomics一書,作者提到小林尊贏得熱狗王大賽,分析原因,原來沒甚稀奇,只是一念之轉,轉移了思考範式(paradigm),從如何吃更多,轉為更容易吃。同樣,很多優秀設計,大受讚譽的廣告意念,也只不過是思考範式轉移,變得創意新奇。

記得八十年代中,曾觀過一堂課,老師作提問:「如何能減低啓德機場飛機升降所製造的噪音?」
初中同學爭相搶答:把起飛時間延遲,限制夜間降落;九龍城的樓宇窗户要裝双重玻璃;學校裝冷氣,可關窗;在機場外圍裝隔音屏;要飛機慢駛,垂直降落等等…..

「還有什麽方法?」

一個小胖子同學囁嚅的回應:把機場搬走。

「荒謬,問題是如何降低噪音,答非所問!」

過幾年,香港宣告開展玫瑰園建設計劃,機場確實搬走了,也徹底解決舊區飛機噪音問題。這也是思考範式轉移的一個例子。不過,我們以往的教育制度、教學習慣,都是規律地遵從指示,困囿於回答「正確」答案,以應付標準式考試、公平比較的評分制度,「好」答案、「好」意念都可能被扼殺了,其實現在教與學的情況也類似。

香港的學生,與西方國家比較,常被認為缺乏創意思維,教改、課改以來,也就希望在課程設計上,引入多角度及高階思維框架,以培育創意。可惜我們一邊描繪應如何以「學會學習」的浪漫願景,培育具創意的學生,以應付未來世界的種種要求,另一方面,大量的課程內容、保守的考評制度、教師沿用舊教學習慣,不容易作思考上的範式轉移。

不扼殺答案、意見,是創意的基本。
2014.9.04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習作不只是「方便用家」

同事說了一個學習的經驗:在中學生物科學「變形蟲」,他花了幾晚時間,不斷畫,直至畫到與刊印在教科書上的一樣,並能蓋上課本,默畫出一個分釐不差的變形蟲,因為考試會考。

他說現在回想起來,很可笑,變形蟲就是會變形嘛,為什麼要畫到與課本一模一樣。

這例子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學生知道應學什麼嗎?慣於接受,被灌輸知識的「乖」學生,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只是摹彷、強記,學業上的成功元素是專注而勤力,學具體知識如「形狀、特性」等有標準化的答案,也就較有把握取得好成績,對在什麼情境變化下,「功能」如何改變和應用等較深層次的探究也就不甚了了;「乖」、「好」學生的學習習慣一養成,花於畫變形蟲的時間比深入理解其屬性更多。此亦解釋了學而不得其法,勞而無功的學生是如何困惑。

二是教學上的問題:把知識介紹及灌輸是最簡單的,如某類花有多少塊花瓣?甚麼是光合作用?文體分多少種?記敍文有什麽形式等等?但要求學生真正理解和應用概念,到能把能力知識恰當運用,就要靠老師的教學專業知識了。可惜,在很多考試上,都服膺於所謂「標準」、「共同」、「公平」的單一填充、答題式答案,以方便比較,不會讓學生解釋其非單一答案,更不會在考卷上,設計較多情境以引導學生多思考,接受多答案。

常檢視學生所做的習作、課業、工作紙,以至考卷等,填充式憶記題目所佔百分比過份偏高,這種方便用家(user friendly)的習作,包括教師及學生,是需要有點改變。

2014.9.11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六十年代的學習故事

是六十年代,初入中一的學習小故事。

當時要考篩選升中試,幸運地入了全英語授課的教會男校,英語水平遠不及原校直升的小學生第一次測驗,其中一條較淺的填充題是The  Victoria Harbour is XX and XX我好動、不專注書,且英文課本都艱深,學習常含混過關。我不懂,就填了big and beautiful

正確答案原來deep and wide,我心有不忿,跟老師理論,她只說,你都沒讀書,書上。我辯說big and beautiful 也對呀老師算好,沒,只沒好氣地說這科是地理

及後在中六讀人文地理,維港是資產,又美又大也對呀,而且深與濶是相對慨念,沒數據作比較,又怎能說維港深且濶呢

是差不多半世紀前的學習故事,但現在學校的習作與測考,有很大百分比仍是填充式工作紙,無論題型是選擇題、配對、填充、短答題,還是其他。

這類工作紙,無論其作用是預習、課堂中填答、課後檢測,都是搬字過紙的抄寫、憶記,不需連結情境(context)作考慮,答案也就單一和標準了。這種長期的操作式習題,很多學習都未經思考,學習概念少有連接,又如何培育高階思維及創意能力?

有些知識,尤其在學習的初、中階,確實需要反覆憶記操作,但卻不應是工作紙或測考卷的主要部分,大量製作填充式工作紙其實不是有效的學習,但卻容易製作及評分。

近日學校都鼓取「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先在家預習,填充式工作紙也就成為預習工具,效果其實很弱,預習要調動學生對課題及學習的積極性,讀一個與課題相關的小故事,更好。
2014.9.1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與優化教學

同事傳來一張照片,是一所幼稚園換上了巨大宣傳海報,在彩色繽紛學習生活照上,書上「自主學習、啟廸潛能」八個大字,他說「自主學習」取代了以往的「優化教學」。

同事們都知道海報是做給家長看的,在議論紛紛。

為什麼學校及家長都認為自主學習好?為什麼優化教學要讓路?或者,是否年年都要做點不一樣的宣傳?

幼稚園生如何「自主」學習呢?是否「自理能力」、「學習常規」就可理解為自主學習?哪麼,宣傳教學「教得好」不是好過宣傳教「自理」嗎?

同事笑說其實家長很易騙,對什麼是好教育不求甚解,有點討好的口號,多一個花招就成。

我們是否也在騙自己,以為推行一個流行教育口號,就能令學生脫胎換骨,教學便會大幅改進。
越來越怕一些空泛而簡化的教育套語,像政治上的sound-bite,語要驚人,話要討好,「學會學習」、「自主學習」都有點近似。

我們都在坃配詞遊戲,「自學、共學、互學、導學」,還有「能學、力學、助學……….」什麼「學」也可以配「自主」,再簡化成預習就是自學,上課討論就是共學,互評就是互學,老師點撥就是導學,概念糢糊,形式主義至上,我們都像在齊齊坃「他媽哥池」、「開心農場」、「Candy Crush」,在等待手遊機商開發新玩意。

原來「教得其所、學有所成」是八股詞語了。

我們不再研究學科的概念如何依層次拆解澄清(clarify),什麼教學策略適合什麼課題,我們不再掌握學生的學習產出(learning outcomes),只問我們在學校推行什麽新名詞。
 2014.9.2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照顧學習差異


寫了《習泳》及《學打乒乓球》兩篇小文,描述初學者在群體學習中的窘況,要訂立可達至的恰當目標,制訂策略,持續練習,糾正錯誤,正面回饋,才學得到。
以下是同事間的延續討論。

當差異太大,就不能同步學習,把有特別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s, SEN)的學生,與主流學生同學,用同一課程、教材、書本,又以為略略調適教法,就可學到,或會繼續學,是掩耳盜鈴。」

SEN學生入主流,是融合教育的理念,要提供平等學習機會,其實在有中度及嚴重智障的特殊學校學生,也讀同一課程,觀課時百感交集,腦海只充滿學來做什麼、怎會學到的疑問。」

「所以有人認為只能融合SEN學生在學校活動及其他學習體驗,而不是課堂上的標準及規律學習,後者是要抽出來作個別照顧。」

「在主流學校,學生也有越來越大的差異,在學游泳及打球時,我們知道要立即重訂目標,改變策略,在學校內、課堂上,我們為什麼不如此做?」

「這個很容易答,所謂正規課程,有一定的標準,要考統一試,學生及家長都要追求同一目標,學校及教師有時也很被動,明知學不到也照教。而且班上學生人數多,差異大,又怎能樣樣度身訂做?」

到學校提供支援,照顧學習差異,也是在大量限制和不利的條件中進行。學校教師要照顧差異,主線仍在「大中流」的學生,不讓他們失去持續學習的意欲,是唯一的原則。方法就只能在各種限制下進行。

SEN或尖子學生,也是同一原則。
2015.10.0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實踐自主學習的再思


如何推行自主學習,仍是中、小學最熱切渴求的教師發展課題,續寫自主學習的實踐系列二。

在本欄627-632期,筆者在紛擾的自主學習中整理了三個取向,一個是學者Zimmerman為主的自我調適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能建立學習習慣及目標,運用認知學習策略,到自我探索、反省和調適學習,以達期望目標。二是內地的自主學習,在課外依「導學案」完成大部份學習,在課堂分享、展示、總結、檢測。第三個取向是利用資訊科技,進行課堂錄影、或電子教學,學生能在課堂以外,主動找時間重温學習,及在課堂內外,快速而無障礙的溝通。

三個取向都有不同的目標,要推行自主學習時,學校最首要的是要討論想達到甚麼目標,更要多想一步;推行的終極目標是甚麼?

第一個取向的目標見第二段,不贅。嚴格來說,是個人調控學習的行為,不即時與測考成績扯上直接關係,但能反省、有策略學習的學生,學習成績自然好,但關就在認知策略是否應用得恰當,所謂反省反思是「思甚麼」?

內地式自主學習的終極目標其實與測考成績關係極大,大部份學生動機高,知道課堂以外的主動延長學習重要,才可以在測考中、在制度內出人頭地。

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威力驚人,尤其是在全球資訊流通、商業全面滲透的情況下,教學電子化一定風化。如果電子教學的終極目標,是現今學校制度的學業及測考成績的提升,一切科技化的東西都只是工具(means) ,在推行這個取向的自主學習,就不是有多少部ipad、多少堂電子教學,而是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教學的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ness)

上述三種歸類,不是非此即彼,會交替夾叠。例如在課堂教學上,學生要做展示、做小老師、帶領討論,之前要預習,看錄影,讀文章;又或者不能抽空式做反思,要在學科知識的掌握過程中,得到啟發而主動尋根究柢,自我延續學習。
正因如此,推行自主學習就沒有成規,沒有指引,沒有框架,沒有方程式,對理論及實踐沒有深刻認識的教師,就無所適從。

其實不用徬徨,我們擅長的日常教學工作,都含有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程度(即讓學生承擔多些學習責任,運用恰當的學習策略)的元素。所以除了上述的三個取向,又可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學習時段,找出自我學習元素,加以優化,但要有清晰的目標,知所為而為。例如你是中文科教師,以往都間中要求學生做「預習」,現在會否較有系统、較多元化、能配合認知策略、有具體目標的「預習」,教師朋友可參考636-640期的自主學習的實踐系列一。

又假如你是科學科教師,一直都有要求學生在「課中」、「課堂內」做「筆記」,都是你優於設計、類似考卷的工作紙,學生邊聽邊填(抄寫) 空格,現在可否考慮讓學生多思考各種變因(variables) 的關係,讓他們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各種表列圖象組織,方便理解及記憶。

要求學生做家課及温習,也是「課後」的自主學習,以往我們可能沒意識的在家課或温習上加入自主學習元素,都是練習或類似考題,識做就做,不懂就不懂,現在可否在設計時,估計學生的能力,及家課的難點,適當的加入小提示,讓學生可自我解決某些小難題,也是主動學習。

任何課堂外的延伸學習時間,對高動機的學生,都應有其學習效果,但要顧及學生生活、學習、活動的均衡性,不能過度傾斜;失去動機的學生,要用另一種方法,不應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之一)
2015.10.05

學打乒乓球

同事退休,住所旁為康文署屬下體育館,為充實生活,凡文娛康體活動,全都報名參加。原來各項活動,都求過於供,要排隊鬥快,或求幸運之神眷顧,被抽中參加。

上月,舊同事雀躍不已,被抽中,可參加乒乓球訓練班,急到文具店買塊最便宜的球拍,實現小時恨做,卻從沒做過的事。

一課之後,卻極為沮喪。原來參加訓練班的,都是熟人舊人,無論年紀,對打起來,虎虎生風,而她,卻只懂打「滴滴仔」。被廹與她打的都一臉不耐煩,更不願拾球,認為都是她打失的;教練也只敷衍三幾拍,卻遊說她要改買三百多元一塊的球拍。

她最躊躇的,是應否再上下一課?

「不要去了,阻住別人打,又要受人面色,又要花錢買球拍。」

「去,你有交學費,教練有責任分配一定的時間比例跟你打,又難得抽中。」

「拍類運動,差異太大,很難遷就,跟你打那個很沒趣,不耐煩也很正常。」

「那就不要說是訓練班,又沒註明水平,又沒前測,又沒基準,只寫一句球拍自備,這樣搞活動是不負責任,新參加者都被廹沒趣而走,你要堅持。」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學習差異例子。水平差異太大,就不是說用合作學習,強帶弱就可以,對強學生亦不公平。

如果我是教練,水平相若那一批繼續對打對練,打「滴滴仔」的先要埋枱,在板面上自己打十下,逐步增加,再對着牆打多少下,掌握手感、速度、彈力,才埋枱玩,也就是代學生制訂恰當可達目標。

在學校照顧學習差異,道理也是一樣。
2015.10.1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